蒋华良等科学家研发抗癌小分子新药,瞄准铜离子输送过程
铜是一种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它对于细胞的一些正常生理机能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的作用,比如线粒体内的能量产生过程。不过,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似乎也非常依赖铜离子。临床研究发现,癌症患者血浆中铜离子的浓度与
银离子技术可以抗菌嘛?
利用银离子银沸石技术进行抗菌效力的检测目前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校园的门把手上进行了测试,而且经过四年的抽样检测,相比对照的门把手而言,经银离子沸石技术处理的门把手上所检到的细菌菌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关研究结果研究者已于日前发布在了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上。
Nature:光遗传学工具新希望,光驱动钠离子通道KR2结构被解析
日本科学家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发表学术文章称,他们解析出了光驱动钠离子通道蛋白KR2结构,为未来新一代的光遗传学工具创造了可能。
BJC: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治疗前列腺癌
刊登在国际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约克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LTPs)对来自病人组织样本中的细胞进行作用,研究者表示,LTPs或许是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疗法,而且其相比当前的放疗和光动力疗法要更加有效。
JCI:靶向钙离子通道 促进胰岛素分泌
近日,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JCI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在心肌细胞和胰腺β细胞等细胞内质网上存在一种钙离子释放通道(RyR2),该通道功能缺失导致钙离子外流会导致线粒体紊乱和胰岛素分泌下降,最终导致代谢平衡失调。
科学家发现点石成金的细菌 能把离子变为金子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能把离子转变为金纳米粒子的细菌,这一发现将可以用于黄金冶炼。 加拿大汉密尔顿市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金溶液中,对一种被称为“代尔夫特食酸菌”的细菌进行了研究,他们观察到细菌的周围有黑色的环状物质,经过鉴别,这种黑色的物质是金纳米粒子。
:是银离子而不是纳米颗粒杀死细菌
人们对银纳米颗粒杀死细菌的机制存在长期争论。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当银纳米颗粒被氧化时,从中释放出来的银离子对细菌致命性的。但是科学家们也一直猜测银纳米颗粒本身可能对细菌是有毒性的,特别是就它们当中直径最小的(大约为3纳米)而言。如今,美国莱斯大学研究人员解决了这一争论:纳米颗粒不能杀死细菌。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发表在Nano Letters期刊上。
:首次人工合成出模拟钾离子通道的纳米管
来自中国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实际上发挥着纳米筛(nanoscale sieve)作用的人工合成纳米管,它对哪些物质能够穿过非常敏感,而且能够发挥着与几乎所有活细胞中的关键性组分钾离子通道同样的作用。这也是第一种管径均匀的自组装而成的疏水性人工合成纳米管,它的大小大约8.8埃(一亿分之一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