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海洋链霉菌产蒽环类抗生素自我解毒抗性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鞠建华课题组,通过开展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体内外生化实验表征及生物活性检测等系列研究,揭示了海洋链霉菌产蒽环类抗生素自我解毒的抗性机制,论文以CytA, a reductase in the cytorhodin biosynthesis pathway, inactivates anthracycline drug
单链DNA编码“纳米”分子反应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光源科学中心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发展了一种用单链DNA编码金纳米粒子的方法,并实现了动态“纳米”分子反应。该方法通过设计一条多嵌段的单链DNA序列,可以赋予金纳米粒子类似原子的离散价态和正交价键。这些“纳米”原子则可通过DNA分子反应组装成各向异性的“纳米”分子,并进而产生“纳米”分子
研究实现对唾液酸糖链连接异构体的精确区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创新特区组(18T7组)研究员卿光焱团队,通过构筑基于生物分子响应性聚合物的仿生离子通道,实现了对唾液酸糖链连接异构体的精确识别与区分,同时揭示了一种基于“博弈”的转变机制。唾液酸糖通常以α2-3或α2-6方式连接在糖链末端。唾液酸糖链分布在哺乳动物细胞或一些分泌蛋白质表面,这种最外端位置及其广泛的分布
研究揭示呼吸链复合物III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的结构基础
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发表封面文章。该项工作首次报道了来自超嗜热菌的呼吸链复合物III天然状态和结合抑制剂后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鉴定出一系列能显着增强蛋白稳定性的新型
科学家发现人黏蛋白糖链弱化细菌感染的新机制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Mucin glycans attenuate the virule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infection”的文章,发现人体黏液中广泛存在的黏蛋白,其表面糖链弱化P.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新机制,为抗细菌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人体黏
基因组稳定性顶端激酶调控长链脂肪酸合成
基因组稳定性的维持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然而,多种外源和内源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广泛DNA损伤和复制压力构成了基因组不稳定的主要来源。真核生物的生存严格依赖ATR(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and Rad3-related)激酶的活性,ATR激酶负责启动细胞对基因组不稳定的响应和修复,全局性地调控基因组的稳定,也是细胞内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脂肪酸合成酶(f
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全人源重链抗体:和铂医药HBM4003在澳洲首位患者成功入组用药
2019年11月06日讯 /生物谷BIOON/ --和铂医药宣布,其新一代全人源抗CTLA-4抗体HBM4003已启动针对晚期实体肿瘤患者的第一项全球临床试验,该项试验在澳洲进行,首位患者已经顺利入组用药。HBM4003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全人源重链抗体,产生自和铂医药特有的HCAb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HBM4003通过增强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来清除调节性T细胞,并且
UX007(七碳脂肪酸甘油三酯)进入审查,治疗长链脂肪酸氧化代谢病(LC-FAOD)
2019年10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Ultragenyx是一家专注于开发新型疗法治疗严重的罕见和超罕见遗传病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UX007(triheptanoin,三庚酸甘油酯,即七碳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新药申请(NDA),该药用于治疗长链脂肪酸氧化代谢病(LC-FAOD),这是一组身体无法将长链脂肪酸转化为能量的遗传性疾病。之前,
抗性基因土壤食物链传递取得进展
抗性基因(ARGs)的扩散与传播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但人们对其在自然食物网和生态系统中传播的了解仍然有限,且ARGs的扩散可能受到食物网中动物及营养关系的重大影响。跳虫和捕食性螨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丰富的两种土壤小节肢类动物,在土壤食物网中占据着重要的营养级地位,在土壤生态过程中(如凋落物的分解和碳氮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各样的食物(如猪粪,凋落物,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线虫等)能够被跳虫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