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组蛋白H3-H4四聚体是一种铜还原酶
2020年7月1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H3-H4四聚体是一种铜还原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7月3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histone H3-H4 tetramer is a copper reductase enzyme”。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描述了他们开
罗氏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膜性肾病 Agios地中海贫血疗法入围
上周FDA共发出10项孤儿药资格,其中涉及7款小分子疗法,以及治疗膜性肾病、胃癌的单克隆抗体和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免疫疗法,今天这篇文章为大家做一个盘点。药物:Dersimelagon(MT-7117)研发企业:田边三菱制药(Mitsubishi Tanabe Pharma)治疗疾病:卟啉病的皮肤变异(包括疾病皮肤表现的治疗和预防)简介:卟啉病是一类由于血红
Science:抗癌药物伊利司莫有望治疗门克斯病等铜缺乏症
2020年5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教授James Sacchettini博士和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助理教授Vishal Gohil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概述了他们的最新发现:使用抗癌药物伊利司莫(elesclomol)有望治疗门克斯病(Menkes disease)中的铜缺乏。这一发
Nature:揭示无膜细胞器形成的成分依赖性机制
2020年5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细胞器是细胞中类似器官的区室,与许多细胞功能有关。有一大类细胞器在形成时是不含有膜的,而且越来越多地被称为凝结物(condensate),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它们是通过液体凝结形成的,就像草上的露珠一样。但由于这些细胞器没有膜,科学家们仍然不了解控制哪些分子能进入凝结物而哪些分子被排除在外的规则。液体凝结模型的
美国FDA批准Kynmobi(阿扑吗啡舌下膜剂):15分钟起效,OFF事件唯一按需舌下疗法
Kynmobi在舌下溶解,可快速、按需治疗OFF事件,15分钟起效、30分钟显著改善症状,每天可使用多达5次。
癌细胞或能利用特殊的铜结合蛋白来发生转移!
2020年4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中发现的一种名为Atox1的蛋白或参与了癌细胞的转移过程,该蛋白或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来帮助评估疾病的严
Antivir Res:冠状病毒膜融合机制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靶标
2020年4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鉴定出抗病毒治疗COVID-19的一个潜在的靶标。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4月6日在线发表在Antiviral Research期刊上,论文标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发现PBX1+蜕膜自然杀伤细胞促进胎儿发育
2020年4月7日讯/生物谷BIOON/---在怀孕早期,在胎盘的母胎界面(maternal-fetal interface)发现了许多蜕膜自然杀伤细胞(decidual natural killer cell, dNK细胞)。然而,人们对dNK细胞亚群的功能仍然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郑州大学第一附
线粒体膜融合研究方面获进展
2月1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课题组、胡俊杰课题组和美国科学院院士JodiNunnari课题组合作的研究论文“Structural analysis of a trimeric assembly of the mitochondrial dynamin-like GTPase Mgm1”。该研究解析
Cells:膜泡的研究为退行性疾病的创新治疗铺平了道路
2020年2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基因与细胞技术实验室的研究组长Marina Gomzikova于2013年开始研究细胞外微泡(ECMVs),当时她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从那时起,从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提取的细胞间充质干细胞(ECMVs)被发现具有非常有前途的特性。ECMVs是被细胞质膜包围的微结构;由于它们的生物相容性、微型尺寸、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