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王福俤等发现肝细胞铁离子外排通路及其重要作用
肝细胞及巨噬细胞泵铁蛋白Fpn 1调控铁稳态模式图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上海生科院营养所王福俤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Ferroportin 1 in hepatocytes and macrophages is required for the efficient mobilization of body iron stores”。
Clin Infect Dis:铁缺能抵御疟疾
4月15日,发表在《临床传染病》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证实:缺铁可能防止疟疾感染和死亡。 等待疟疾检测结果的坦桑尼亚男孩 梅奥诊所儿科医生Philip Fischer认为这项研究提供的新数据表明:自然性发生的缺铁实际上能防止疟疾,他本人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疟疾免疫学和疫苗实验室Patrick Duffy说:了解疟疾感染和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疟疾地区儿童死亡很重要。
Nature:鸽子的导航技能与其喙部含铁细胞无关
4月11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新研究,推翻了人们之前所认为的“鸽子出色的导航技能应当归功于鸽子喙部上富含铁质的神经细胞”的理论。 这项研究显示,鸽子喙部上富含铁质的细胞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白细胞,被称为巨噬细胞。这项发现彻底颠覆了人们之前的观念,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磁性细胞的问题。 “这一发现使得研究动物如何感应磁场的道路变得更加迷雾重重。” 该项研究的领导者David Keays博士说。
Spectrum启动硫蒽酮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II期临床试验
7月3日,美国Spectrum制药公司宣布,启动硫蒽酮(lucanthone)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II期临床试验。 lucanthone是一种小分子口服药物,它能抑制拓扑异构酶II及脱嘌呤嘧啶内切酶的活性,并通过抑制DNA修复而使肿瘤细胞对放化疗敏感。
Proc.R.Soc.B:陡山沱化石并非硫珠菌
对陡山沱化石进行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它们并没有像硫珠菌那样腐烂 12月6日,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刊登的一项报告"Experimental taphonomy of giant sulphur bacteria: implica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mbryo-like Ediacaran Doushantuo fossils"说...
EBM:发炎分子可调控小肠杯状细胞株产生硫黏蛋白
近日,《实验生物与医学》(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期刊中发表了由美国伊利诺大学Rex Gaskins博士所领导的团队所发表的文章证实微生物以及宿主的发炎分子都可以调控人类小肠杯状细胞株的硫黏蛋白的产生。 硫黏蛋白是小肠杯状细胞所分泌的两种主要的酸性黏液素之一,对于保护肠道黏膜非常重要。因此,若是丧失了硫黏蛋白则与炎性肠道疾病与大肠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著名土壤学家孙铁珩院士逝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原所长、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沈阳大学原校长,辽宁省科协副主席,沈阳市科协主席,著名土壤学家、环境工程与生态学家孙铁珩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3年7月2日16时5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75岁。 孙铁珩,1938年3月22日生于辽宁海城。196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工作。1981—1983年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
Science:一种新的吃硫细菌能产生2种磁体
据11月23日期科学杂志上的一则报告称,最近在死亡之谷附近发现了一种具不同寻常特性的细菌。尽管有些细菌能够像候鸟一样产生微小的磁铁用于导航,这种新发现的细菌却是第一个被发现能够产生2种磁性粒子的细菌。 报道内容, "一组新的硫酸盐还原菌中的一种可培养的产胶黄铁矿趋磁细菌"描述了在实验室中培养这种细菌的第一次成功尝试,为了解这种细菌如何工作开辟了门路,并潜在的利用它的工具为工业和环境清理服务。
PLoS ONE:新技术酶法大规模制造高纯度硫代修饰寡核苷酸分子
2013年7月5日电 /生物谷BIOON/ -- 最新一期PLoS ONE(7月4日)报道了一种制造硫代修饰寡核苷酸分子的新方法,用于生产成分高纯度的寡核苷酸类基因药物。这项技术由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完成,该成果将有助于推动寡核苷酸药物的发展。 目前,寡核苷酸主要采用化学方法合成,但化学合成寡核苷酸涉及多步骤的反应,容易出现错误,产物纯度较低,且纯化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