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再添生力军 亚虹医药宣布上海研发中心落成
继落户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之后,亚虹医药又有大动作,近日宣布上海研发中心落成启用。同时,亚虹医药旗下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药物APL-1202的国际化和商业化进程取得新突破。10月12日,亚虹医药宣布上海研发中心落成,新药研发技术平台启用。据悉,上海研发中心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配备了专业的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将助力提升公司的整体创新和商业化能力。亚虹医药创始人、
【2018 CSCO】朱军教授:全方位解读CAR-T产品在复发难治性淋巴瘤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CAR-T治疗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朱军教授:CAR-T治疗是近几年肿瘤领域的一大热点,已在多个瘤种的治疗中进行了尝试,其中血液和淋巴肿瘤的相关研究最多。国内外都特别关注这种新型治疗方法,且目前已获得了很多的临床数据。国外已有两家公司的两个产品相继获得应用批准。当前CAR-T治疗已报道的数据主要是血液和淋巴肿瘤方面的,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B细胞恶性淋巴肿瘤,国内的研究亦是如此。未来淋巴瘤方面将会有越来
ISME:大肠杆菌耐受极端温度的机制帮助揭示其耐药性的成因
2018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很长时间以前,甚至在细菌与抗生素的抗争之前,它们已经需要面临极端温度的挑战。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小组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确实可以使大肠杆菌在抵抗某些抗生素药物方面产生优势。“我们这篇论文的主旨是“温度即药物”,这是因为我们发现对细菌造成的压力与药物造成的压力在本质上具有共同的地方。“,对此,作者提出了进一步的问
血液肿瘤患者的福音:将人体T细胞由“普通兵小队” 训练成为“特种兵集团军”的CAR-T疗法
CAR-T疗法,全称为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Immunotherapy,中文名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与其他免疫治疗技术一样,CAR-T技术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自1989年美国的ZeligEshhar教授首次提出CAR概念以来,CAR-T技术在经历29年的淬炼后,已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被业内人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经研究证明,人
【钱程】教授分享新型CAR-T细胞治疗白血病和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研究
导语:11月23-24号由生物谷主办的“2018下一代CAR&TCR-T研讨会”将在上海隆重举行。会中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座谈,将推动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规范化治疗。会议邀请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生物治疗中心钱程教授出席嘉宾,并分享题为“新型CAR-T细胞治疗白血病和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研究”的主旨报告。 2017
GBT与罗氏达成全球许可协议 并收获其2期产品
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GBT)是一家位于美国旧金山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公司。GBT近日宣布与罗氏(Roche)达成了inclacumab(一种新型人源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的独家全球许可协议。GBT计划将此药物用于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患者的血管阻塞危机(VOC)。根据协议条款,GBT将负责全球inclacumab的所有开发,生产和推广。
其危害又是什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报告,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治疗肥胖和糖尿病上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肥胖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预防这两种疾病?分享给大家!【1】JCI Insight:特殊表观遗传修饰酶有望帮助开发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新型疗法doi:10.1172/jci.insight.120159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CI Insigh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治
首款α特异性PI3K抑制剂:诺华公布其乳腺癌三期达终点
8月23日,诺华制药宣布其全球临床3期试验SOLAR-1获得了积极的结果,该项研究中PI3Kα抑制剂BYL719 (alpelisib)用于PIK3CA突变型HR+/HER2-乳腺癌治疗的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详细研究结果将提交给即将召开的医学大会。SOLAR-1是一项全球性的Ⅲ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了alpelisib联合氟维司群治疗PIK3CA突变绝经后女性和男
Nature:发现一种新的治疗内脏利什曼病的候选药物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2018年8月2日/生物谷BIOON/---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又称黑热病,是一种每年导致数万人(其中的大多数人属于世界上最为贫穷的人)死亡的疾病。这种疾病是由一种被称作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的寄生虫引起的,这种寄生虫通过受感染的白蛉叮咬进行传播。患上这种疾病的人会出现发烧、体重减轻和贫血的症状,而且如果不加以治疗的话,这种疾病通常是致命性的。据世界
其是否能安全治疗人类疾病?
2018年7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阐明肠道微生物组和机体健康的关联,因此研究人员就想通过研究调查一下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原(synbiotics)对多种疾病的效应,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并没有像药物试验那样来报道这些疗法的安全性。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