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在帕金森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2018年2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研究者们发现大脑中钙的水平的上调会导致毒性物质团块的形成,而这则是帕金森症的发病标志。在这项由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者们做出的研究中,作者发现钙能够介导神经末梢细胞膜微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对于大脑神经信号的传递,同时也影响了帕金森症发病关键蛋白alpha-synuclein的活性。大脑中钙水平的过高或者alpha-synuclein蛋白水平

2018-02-20

研究解析溶酶体离子通道TRPML3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离子通道药物研发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以Cryo-EM structures of the human endolysosomal TRPML3 channel in three distinct states为题,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研究人员通过使用

2018-01-29

Science:鉴定出一类保守的基因家族编码质子选择性离子通道

2018年1月3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多尼斯夫文学艺术科学学院(Dornsife College of Letters, Arts and Sciences)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全新的离子通道。这些通道让质子(氢离子)进入细胞,在内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存在于对酸味作出反应的味觉细胞中。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月25日在线发表在Scien

2018-01-31

食药监总局发布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

 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见附件),现予发布。特此通告。附件: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附件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为申请人准备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提供具体建议,并规范治疗系统临床评价资料的技术审评要求。本指导原则是

2018-01-09

Nature:揭示出人上皮细胞离子通道TRPV6的三维结构

2017年12月2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首次获得一种能够让上皮细胞吸收钙离子的膜孔的详细结构图片。这一发现可能加快开发校正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存在关联的钙离子摄取异常的药物。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2月2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Opening of the human epithelial c

2017-12-28

Neuron:第六种味觉—新研究促进关于“的味觉”的科学理解

2018年1月8日/生物谷BIOON/--钙是一把双刃剑。过多或过少摄入这一必须元素所带来的危险性相当,无论在人体还是小鼠还是果蝇中都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钙的感知是重要的。虽然它不能归入已知的舌头受体能分辨的五种味觉--甜,酸,咸,苦和鲜味,但是人类能尝出它的味道,并描述为微微的苦和酸味。最近,一项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和韩国的合作者的新研究表明,果蝇(Drosophila mel

2018-01-08

PLoS Biology:细胞囊泡运输及离子稳态调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2017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晁代印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以A new vesicle trafficking regulator CTL1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ion homeostasis为题,在线发表在PLoS Biology上。该研究揭示了拟南芥胆碱转运蛋白CTL1通过调控囊泡运输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离子平衡的新机制,这也

2018-01-07

Nature:首次获得机械激活的离子通道Piezo1的三维结构

2017年12月2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研究人员解决了Piezo1的结构之谜。Piezo1是将触摸或血液流动等物理刺激转化为化学信号的一个蛋白家族的成员。这一发现为靶向治疗Piezo1发生突变的疾病(如遗传性口腔细胞增多症和先天性淋巴水肿)指明道路。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2月2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ru

2017-12-28

离子束辐射对拟南芥基因组诱变效应研究获进展

 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是植物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辐射诱变效应及分子机制的研究是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重要共性课题。目前,对重离子辐射诱变效应的研究集中在表型、染色体畸变、遗传物质多态性及特定基因序列分析等方面,而分子水平的突变特征研究仍相对薄弱,欠缺全基因组水平大视角、多方位及大样本量数据支持。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浅层治疗及生物辐照终端提供的碳离子

2017-12-05

离子体杀灭鼻咽癌细胞机制研究获进展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种状态,主要由离子、电子及中性粒子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它的、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当被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或其他原因,外层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就像下课后的学生跑到操场上随意玩耍一样。电子离开原子核,这个过程就叫做"电离"。这时,物质就变成了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一团均匀的"浆糊",因此人

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