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R:已鉴定出乳腺癌化疗预防的生物标志物
据国外媒体《每日科学》报道,2010年12月7日至10日,在费城举行的在第九届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在癌症预防研究会议上发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杜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鉴定出一种测量乳腺癌化疗预防试验进展程度的可能生物标志物。
Euphytica:王艇等鉴定出萝卜中一种新的雄性不育类型
武汉植物园成功鉴定萝卜中一种新的雄性不育类型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种群遗传学学科组汪志伟副研究员在王艇研究员指导下,与华中农业大学向长萍教授课题组和湖北农科院梅时勇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开展研究,对在大田发现的一株雄性不育萝卜进行了仔细的组织学观察,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为一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或核雄性不育类型。
JNCI:鉴定生物标志物的方法有助指导治疗决策
根据在线发表于1月14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期刊》上的评论,一种随机复合生物标志物计划,也就是用生物标志物指导分析但不是指导治疗安排的方法,提供了对指导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使用的一种严格评价。 在评论中,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生物研究部的Boris Freidlin博士,与同事们讨论了一般使用的随机临床试验设计的优点与缺点,其中包括生物标志物分层、富集与生物标志物策略设计。
JCO:标志物鉴定出对它莫西芬响应的乳腺癌患者
杰佛逊凯末尔肿瘤中心的癌症研究人员和国际小组的合作人员已经发现一种乳腺癌生物标志物,这种标志物有助于鉴定对抗雌激素治疗响应的女性,这项研究发表在5月16日在线《临床肿瘤学杂志》上。 抗雌激素药物,最著名的它莫西芬(三苯氧胺),广泛用于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病人。但是,约三分之一的它莫西芬治疗患者对其不响应。
:新成像技术可鉴定乳腺癌亚型并检测药物早期治疗效果
2013年10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发表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文章称,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够检测癌细胞代谢活性的光学成像技术,该技术能够精确的区分乳腺癌的亚型,并能够检测药物治疗早期的效果。 该文章的第一作者是纳什维尔大学生物医药工程学系的在读学生Alex Walsh。
王景林: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病原微生物鉴定上的应用与前景
上海2014年7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 7月1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分子诊断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王景林教授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发表了题为"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病原微生物鉴定上的应用与前景"的精彩报告。
Nat Genet:韩斌等高效鉴定水稻复杂性状基因获突破
12月4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s在线以Article形式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近期的研究成果“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flowering time and grain yield traits in a world-wide collection of rice germplasm”(利用世界范围收
:科学家鉴定出多种癌症抗药性相关蛋白
2013年7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多伦多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组与疾病相关的重要的蛋白,该发现有助于更好的治疗癌症,囊性纤维化和其他疾病等。 多伦多大学唐纳利学院医学中心细胞和生物分子学系教授Igor Stagljar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ATP-结合因子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ABC) transporter proteins的各种路标蛋白。
:利用仙台病毒外壳转运量子点快速鉴定脑癌
尽管人们在检测、诊断和治疗脑部肿瘤中取得很大进步,但是脑癌患者存活率一直比较低,部分上是因为脑癌的高水平治疗抗性。根据2012年2月17日发表在生物医学中心(BioMed Central)旗下开放存取的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期刊上的一篇新研究论文,研究人员使用仙台病毒(Sendai 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