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将铅金属转化为磷氯铅矿的真菌
当与真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一起培育时,铅弹头上形成磷氯铅矿和其他铅金属矿。图片来自Geoffrey Michael Gadd。 根据2012年1月12日在线发表在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某种真菌物种能够将铅金属转化为磷氯铅矿(pyromorphite)。
FEMS Micro Lett:徐旭东新研究质疑光合膜形成机理
众所周知,光合作用是生物圈的能量基础,而光合作用发生于称为类囊体膜的光合膜上,因而光合膜形成机理成为生物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欧洲学者曾于2001年在PNAS同一期发表两篇论文(98: 4238-4242; 98: 4243-4248),分别在蓝藻(集胞藻)和高等植物(拟南芥)报道了一种蛋白VIPP1对于类囊体膜形成的关键作用,认为该种蛋白能够促使蓝藻细胞膜或植物叶绿体内层被膜形成膜泡...
Res:中科院抗污染膜材料制备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膜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在抗生物污染膜材料制备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水环境领域权威期刊Water Research 上。 膜分离技术应用广泛,然而由于膜污染引起的膜通量和分离性能的下降是膜技术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通常,膜污染可分为有机污染、无机污染和生物污染等。其中,由于生物膜形成而造成的生物污染被认为是实际应用中危害最大的一类膜污染。
Nat Com:QS-生物被膜信号通路或应用于生物工程领域
1月3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登了美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ynthetic quorum-sensing circuit to control consortial biofilm formation and dispersal in a microfluidic device。
JBC:基质金属蛋白酶1a促进肿瘤发生及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水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裂解酶。MMPs几乎能降解ECM中的各种蛋白成分,破坏肿瘤细胞侵袭的组织学屏障,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关键性作用,从而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该过程中主要的蛋白水解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是一种胶原蛋白酶及G蛋白偶联的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的激活因子,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与肿瘤形成及迁移有关的靶点。
英国警告:全金属植入物患者需进行年检
对于那些一直受困于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有争议且潜在不安全性的英国患者来说,现在我们得到了一些坏消息。英国药品和保健用品监管署警告称,这些患者中多达50000人需要每年进行血液检测,路透社报道。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患者可能面临肿胀、组织损伤和毒性金属暴露等相关副作用,文章中称。如果患者存在异常的MRI,或血液中金属离子水平过高,医生们所面临的建议可能是移除或替换任何金属对金属植入物。
上海交大等流感病毒跨膜通道调控机制的研究获新进展
来自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美国弗莱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在A型流感病毒M2跨膜蛋白质子通道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Blood: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的新功能
近日,来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邵倩倩等人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通过调节树突细胞,影响了Th1/Th2的平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5月17日发表在Blood上。 Th1、Th2细胞是Th前体细胞 (pTh )在特定抗原刺激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功能性极化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1/Th2极化是免疫应答调节中的关键环节。
JACS:金属多聚物和古老抗生素配对可增强抗生素杀灭耐药细菌
近日,来自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报道了一种恢复青霉素有效作用的新型途径,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