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野生大熊猫滚马粪行为分子机制

 在自然界中,野生哺乳动物通常对同域分布的其它物种粪便表现出回避行为,如捕食者粪便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是猎物的重要化学警报信号。对其它物种的粪便表现出吸引或利用的现象,在哺乳动物中较为罕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团队经过长期的野外观察总结发现,马粪对秦岭野生大熊猫具有较强吸引力。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会被其遇到的新

2020-12-10

留住希望的“诺亚方舟”——探访亚洲最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地下,有一座“热闹”的冷库。珙桐、喜马拉雅红豆杉、弥勒苣苔……包括许多珍稀濒危植物在内的上万种野生植物的种子,一同栖身于这座位于昆明的“诺亚方舟”。这处设施便是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全国唯一一座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库。穿过两重厚重的金属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陈列架,形形色色的种子分类整齐地躺在透明密封罐内。不管春夏秋冬,冷库温

2020-12-12

野生食用菌松乳菇首次在中国人工培育成功

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于富强博士及其团队开展的松乳菇人工培育研究取得系列进展,并于近日在贵阳种植园内出菇。这是中国首次有充分证据显示的松乳菇人工培育成功。松乳菇组属乳菇属红菇科,包括大部分可食用或药用且美味的乳菇,这其中以松乳菇最为著名,与松露、松茸、牛肝菌、羊肚菌、鸡油菌等名贵野生食用菌比肩,在北半球各国被广泛采食。于富强介绍,松乳

2020-11-22

袁隆平超级云南基地连续4年平均亩产超1100千克

 近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的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里,专家组对第二代“超优千号”进行测产,最终测产结果为亩产1134.6千克,实现连续4年平均亩产超过1100千克。专家组选取了3个地块,同时进行收割、脱粒,汇总后按照高产创建产量公式计算,最终测产结果为亩产1134.6千克。专家组成员、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杨从党认为,蒙

2020-09-15

世卫组织宣布非洲消灭野生脊灰病毒,是全球根除这种传染病的“重要跳板”

 当地时间8月25日,世卫组织(WHO)发布新闻稿宣布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即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毒)已在尼日利亚被消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驻尼日利亚代表Peter Hawkins先生表示:“这一历史性成就不仅标志着整个非洲大陆野生脊灰病毒的灭绝,而且是实现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的重要跳板。”根据世卫组织公开信息,2型和3型野生脊灰病毒已被消

2020-08-27

J Med Food:野生蓝莓提取物或会影响机体血管的形成

2020年8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缅因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野生蓝莓提取物或会影响机体血管的形成。当机体经历损伤时,细胞就会采取行动,新血管的出现会通过称之为血管生成的过程来发生,同时细胞也会在一种协调的愈合运动过程中发生迁移。图片来源:

2020-08-05

关于野生动物传播病毒,我们的3点误解

随着全球COVID-19病例数不断增加,大家可能对野生动物已经产生了抵触甚至恐惧的心理。

2020-05-03

科学家追踪野生动物和COVID-19之间的联系

2020年5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世界地球日50周年前夕,当世界正处于冠状病毒危机的漩涡中时,大自然可能正试图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南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说,在过去10年里,COVID-19大流行和其他疾病的爆发都与野生动物有关。Paula Cannon是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杰出分子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专门研究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她说,引起了目前的大

2020-05-05

Science:我国科学家领衔发现野生小麦草中的保护性基因Fhb7可阻止镰刀菌枯萎病

2020年4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山东农业大学、诺禾致源公司、山东农业科学院、烟台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美国农业部研究所、普渡大学和以色列海法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野生小麦草(wild wheatgrass)中发现了一种保护性基因,该基因有望阻止小麦和大麦作物患上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head b

2020-04-14

Science连发3篇中国学者文章,呼吁对野生动植物的关注

3月27日,最新一期 Science 同期发表了来自中国学者的三篇文章(Letters)。这三篇文章均关注和呼吁中国野生动植物。1、永久禁止野生动植物的消费题目:Permanently ban wildlife consumption(永久禁止野生动植物的消费)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张立教授尽管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起源尚未最终确定,但中国的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