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发表野生拟南芥表观基因组图谱

基因组中表观遗传变化是能遗传的,近期来自Salk生物学研究所等处的一组研究人员完成了一项野生植物表观基因组学全范围内的研究分析,从中发现了这种修饰与遗传信息相互作用的共同模式。这一成果公布在3月7日Nature杂志在线版上。 文章通讯作者是Salk研究所的著名教授Joseph R-cker,他是国际植物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

2013-03-14

安进Vectibix+FOLFOX组合疗法显著改善野生型RAS mCRC总生存期

安进II期PEAK研究中,Vectibix+FOLFOX组合疗法显著改善野生型RAS mCRC总生存期,进一步支持了该组合疗法用于该患者群体一线治疗。Vectibix于今年5月获FDA完全批准。

2014-06-06

栽培种和野生种辣椒的全基因组测序揭示辣椒属的驯化与特异性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别对Zunla-1和Chiltepin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高密度的连锁图谱,并组装得到高质量的基因组精细图谱。

2014-03-06

CHMP建议批准默克爱必妥(Erbitux)用于野生型RAS mCRC治疗

CHMP建议批准默克单抗药爱必妥(Erbitux)用于携带野生型RAS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治疗。

2013-11-26

PNAS:陈欣等揭示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生态机制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历史悠久,延续了1200年,2005年被联合国列入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浙江大学陈欣教授研究团队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揭示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及资源的互补利用是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重要生态学机制。

2012-11-18

PLoS ONE: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或成病原扩散渠道之一

《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非法交易野生动物产品引起动物疾病病毒传播》的文章,文章来自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主导的一项联合研究结果。该项研究从数个国际机场(包括肯尼迪国际机场、休斯顿国际机场、亚特兰大国际机场等)缴获的非法野生动物产品中发现了逆转录病毒及疱疹病毒的存在迹象。

2012-11-19

Nature:朊蛋白对野生酵母存活和进化起关键作用

朊蛋白让酵母获得生存优势,图片来自 Gene Cox/SPL/Getty。 产生人类“疯牛病”即变异型库贾氏症(variant CJD)的变态蛋白质,朊蛋白(prion,译者注:也常译作朊病毒),也表现出它们有益的一面。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新形式的朊蛋白,它快速发生进化从而给生物提供第三种适应潜在的致命性环境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它不涉及DNA的遗传改变,也不涉及DNA的表观遗传改变。

2012-11-18

AAS:邹应斌等揭示三定栽培使超级杂交产量增加

近日,由湖南农业大学邹应斌教授和蒋鹏博士等的最新研究成果Effects of “Sanding” Cultivation Method on Nutrient Uptake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Double Cropping Super Rice。

2012-01-05

AMBIO:任海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回归研究获进展

中国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且有物种丰富度高、特有种属多、区系起源古老、栽培植物种质丰富等特点。但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各种污染、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导致中国的植物多样性面临着严峻威胁。根据1997-2003年国家林业局组织的调查结果,189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中,有11种野外种群数量不足10株,绝大多数物种现存个体数量少于5000株(草本少于1万株)。

2012-05-11

PNAS:人工孵化场的鱼 野生环境中繁殖能力下降

日前,最新一期PNAS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Genetic adaptation to captivity can occur in a single generation"说,人工养殖可能减少孵化场的鱼在野生环境中繁殖的能力。 对硬头鳟这种美国濒危物种法案规定的受威胁物种的保护计划的一部分涉及了向野生鱼群补充孵化场繁殖的幼鱼。然而人工养殖出生的鱼常常无法适应野生环境。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