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我国科学家揭示人类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组蛋白修饰重编程
2019年7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在真核生物中,组蛋白与带负电荷的双螺旋DNA组装成核小体。因氨基酸成分和分子量不同,组蛋白主要分成5类:H1,H2A,H2B,H3和H4。除H1外,其他4种组蛋白均分别以二聚体形式相结合,形成核小体核心。DNA便缠绕在核小体的核心上。而H1则与核小体间的DNA结合。组蛋白修饰(histone modification)是指组蛋白在相关酶作用下发生甲基
星康链签约嘉事国润和仝佥信息 共创医疗健康生态圈
7月17日,上海星康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康链”)分别与嘉事国润(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事国润”)、上海仝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仝佥信息”)在上海紫竹科学园区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星康链总裁黄邦瑜先生、嘉事国润总经理张泽军先生、蓝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林先生出席并代表各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我国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将维护人民健康
Nat Metabol:研究揭示CD8抵抗HIV感染的机制,成功重编程CD8细胞清除HIV
2019年7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15年来,天然抵抗艾滋病毒感染的罕见个体的细胞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目的是阐明它们的具体特征。在对ANRS CO21 CODEX和CO6 PRIMO的研究之后,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描述了这些"HIV控制器"研究对象中CD8免疫细胞的特征。这些免疫细胞独特的抗病毒能力可以归因于一个最佳的代谢程序,它提供了持久性和对感染细胞作出有效反应的能力。在体外工作
Cell Rep:支链氨基酸的代谢重编程作用或能促进肺癌药物耐受性的发生
2019年7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些年来,尽管分子靶向性疗法在治疗疾病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药物耐受性的迅速增加成为了目前科学家们开发肺癌有效疗法的主要障碍;那么肺癌细胞到底是如何适应靶向性疗法的呢?这种适应性行为背后的分子机制又是什么呢?这种适应性的反应是否能被癌细胞记忆下来呢?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或能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分子靶向疗法治疗过程中癌细胞药物耐受性的进化机制。图片来源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肿瘤形成研究取得进展
7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梅一德研究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题为Long noncoding RNA EMS connects c-Myc to cell cycle control and tumorigenesis 的研究论文。c-Myc作为促癌蛋白的重要性体现于其在超过一半的人类肿瘤中呈现高表达的状态,因此c-Myc的异常高表达被认为是肿瘤的一个重要分
Sci Transl Med:重编程胰腺癌有望开发出“癌症之王”新型疗法
2019年7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的白细胞或能被一种特殊设计的分子进行重编程,这种分子能够激活TAMs表面的一种蛋白质进行表达,TAMs常常会被胰
如何利用细胞重编程技术来改善人类健康?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多篇研究报告,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如何利用细胞重编程技术来改善人类健康?与大家一起学习!【1】Cell Stem Cell:构建单细胞图谱,将心脏瘢痕组织细胞重编程为健康的心肌细胞doi:10.1016/j.stem.2019.05.020近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一种稳定的可重复使用的将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心肌细胞的简约平
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开发出“5G”版体细胞重编程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领衔的科研团队利用7因子代替传统的4因子(OKSM),开发出新型高效重编程的方法。该方法好比移动通讯信号由“4G”升级为“5G”,为再生医学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机制研究提供高质量细胞来源及崭新的细胞模型。相关研究6月18日在线发表于《细胞—报告》。自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报道四个转录因子Oct4/Sox2/Klf4/c-Myc可将体细胞重编
Cell Stem Cell:构建单细胞图谱,将心脏瘢痕组织细胞重编程为健康的心肌细胞
2019年6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每年有79万名美国人遭受心脏病发作,这会让受损的瘢痕组织存在于心脏中,并限制心脏的高效跳动能力。但是,如果科学家们能够将称为成纤维细胞的瘢痕组织细胞重编程为健康的心肌细胞会怎样呢?人们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小鼠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人类心脏重编程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
研究揭示天蓝色链霉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两类亮氨酸tRNA的分子机理
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LeuRS can leucylate type I and type II tRNALeus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tRNA根据可变环的大小分为两类,长的为I类、短的为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