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最新发现:注射细菌杀灭癌细胞!
近日,在好莱坞举办的年度临床介入肿瘤学研讨会上,来自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利用细菌或许可以帮助治疗癌症。研究人员将一种名为诺维氏芽孢杆菌-NT(Clostridium novyi-NT)的细菌的孢子注射入6位病人机体的肿瘤中,随后细菌就可以在肿瘤中生长并且杀灭癌细胞。
JCI:SRC-2依赖性代谢重组调节前列腺癌细胞生存与转移
近日,著名国际期刊JCI发表了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转录共调控因子SRC-2在前列腺癌细胞中高表达,并且与原位肿瘤相比,发生转移的肿瘤细胞中SRC-2驱动的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更高,该项研究证明了SRC-2驱动的代谢重编程对前列腺癌细胞存活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
Science:中国学者揭示细菌细胞分裂机制
7月26日,来自中国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细菌细胞一分为二的分裂过程主要由一种蛋白产生的机械能所驱动。这一研究成果于7月26日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题为《FtsZ原丝纤维通过轴转机制而产生分裂力》。 细胞由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发生机制一直广受科学家关注。
PNAS:控制细菌细胞密度可有效抵御细菌的感染
swarming of P.aeruginosa 近日,来自诺丁汉大学的研究者对细菌的感染以及细菌间信号交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者首次提出了降低细菌间信号传递交流的方法,细菌间的信号交流主要依赖于群体感性系统(quorum-sensing,QS),群体感性系统是一种依赖于细菌细胞数量的信号交流系统,研究者揭示了如何停止细菌间的交流来达到关闭细菌毒力产生的目的。
Nature:首次证实脑细胞频繁基因重组
科学家早前发现,在人类的细胞中,与遗传相关的细胞存在遗传基因重组现象。 由英国爱丁堡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机构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人类脑细胞会高频度地进行基因重组,脑细胞之间的基因各不相同。此次国际研究小组的发现首次证实了人类脑细胞也同样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这一成果能够说明为何人类仅有2万多个遗传基因,脑细胞便可以进行记忆、思考等复杂的活动。
Nature:揭示霍乱弧菌“纳米匕首”杀死竞争性细菌和人类细胞的机制
VipA-荧光蛋白融合物的荧光显微镜图片。 细菌一生都处于永不休止的斗争当中,不同细菌物种争夺对它们的竞争者的支配权,如果是病原菌的话,它们则要争夺对遭受它们感染的宿主的支配权。
:表达细菌鞭毛蛋白的癌细胞可作为一种抗癌疫苗
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图片来自SCIMAT/SCIENCE PHOTO LIBRARY。 研究人员认为经改造后表达一种细菌鞭毛蛋白(flagellin)的肿瘤细胞可能代表一种新的对抗癌症的免疫接种策略。
Nature:科学家利用细胞重组技术将成年小鼠机体细胞重编程为胚胎干细胞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细胞分裂期间两个胚胎的细胞质成功地将成年小鼠的机体细胞转化成了胚胎干细胞,该项研究对于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进行再生医学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