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最新研发动态一览
日前,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闭幕,在首届线上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各国代表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让全世界团结起来共同抗击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所说:“面对共同威胁,唯有人类共通的人道主义才是解药。”在针对新冠病毒的研发领域,合作已经是生物医药生态圈中不同成员加快研发速度的主题。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一研发领域的
《自然》子刊:基因编辑研发管线深度盘点
在过去18个月里,有11项基因编辑研发项目在美国或欧盟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其中6项基于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现在基因编辑研发管线包括这一技术在体外基因编辑、癌症免疫学和体内基因编辑方面的应用。近日,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对基因编辑的研发管线进行了深度盘点。如CRISPR技术先驱之一,加
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多纳非尼试验结果喜人,中位总生存期(mOS)达12.1个月
2020年5月30日,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泽璟制药)宣布:多纳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ZGDH3,于第56届美国肿瘤年会(ASCO)上通过口头报告向全世界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证明了多纳非尼在肝癌治疗方面的突破性疗效。
ADC药物研发的关键四要素及发展趋势
ADCs(antibody-drugconjugates)技术是通过linker将单抗和药物分子偶联在一起,利用抗体的特异性靶向运输药物分子到靶组织发挥作用,降低药物的系统性毒副作用,提高药物治疗窗和拓展抗体治疗潜能[1]。血液中循环的ADC与靶抗原结合后,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被内化。内化的复合物随后进入内体-溶酶体途径,大多数情况下,先被转运至早期的
人类免疫组学计划加速疫苗研发
日前,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人类疫苗项目宣布人类免疫组学计划,这是一个联合项目,旨在彻底改变对人类免疫系统的理解,加速开发有效的疫苗、诊断和治疗方法。人类免疫组学计划(HII)将把哈佛大学的流行病学、因果推理、免疫学、计算和系统生物学方面的专家与人类疫苗项目(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性的、以人类免疫学为基础的全球临床研究联盟)的资源和专业技术相结合。HII将开发
2期IND申请获批 Moderna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计划提速
4月底,Moderna宣布已向美国FDA递交其新冠病毒疫苗mRNA-1273的2期临床试验申请(IND)。当时Moderna表示,如果获得批准,并且受到1期安全性研究数据的支持,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启动2期临床试验。现在,该候选疫苗的2期临床计划提速了。日前,Moderna宣布,美国FDA已批准mRNA-1273的2期临床试验的申请。消息公布后,该公司股价一
以色列研发出一种快速家用新冠病毒检测方法
核酸检查是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检测手段,但研究表明,不同的采样标本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敏感性不一。最优的采样标本应符合:1.无创、方便易行;2.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高;3.采样时不需与患者接触;4.尽可能避免气溶胶生物安全问题。目前鼻咽拭子是最常用的检测新冠病毒核酸的样本,且研究表明鼻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咽拭子。然而,鼻拭子采样,患者普遍都有明显的
俄罗斯本土研发抗PD-1疗法Forteca获批上市,上海医药与BIOCAD合资企业引入大中华区!
2020年4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俄罗斯BIOCAD生物制药公司近日宣布,第一个由俄罗斯本土开发的PD-1抑制剂Forteca(INN:prolgolimab)获得了俄罗斯卫生部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最具侵袭性的癌症之一:无法手术切除的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应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9月16日
诺和诺德宣布“中国同创”计划正式启动,预计2025年后,90%以上全球创新药将在中国同步提交审批
4月27日,诺和诺德宣布启动“中国同创”计划。该项目是诺和诺德推动中国加入全球同步临床研究,实现从临床试验到新药递交申请全球同步的具体操作指南,旨在加速创新产品在中国的研发和注册,让中国患者同步受益于全球创新药。同时,在学术研究和临床试验领域,诺和诺德首次尝试战略合作中心模式,加强与中国医院的学术交流,合力提升国内医院临床研究能力建设。得益于“中国同创”项目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强调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落实分区分级防控要求,推进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通知》要求,各地要精准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的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防控措施。低风险地区坚持“逐步、适当放开”原则,对于工作生活必需的场所、开放式活动场所,有序逐步放开;对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