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高效生成氢的一个模型

[FeFe]-氢化酶是在各种细菌和藻类的微生物能量代谢中所涉及的金属酶,具有极强的催化性能,如果能将其转化成生成和利用燃料电池中的氢的一种手段的话将会极为有用。在这些酶中,催化发生在一个独特的“二铁”中心,它包含一个桥联“dithiolate”配体、三个CO配体和两个CN配体。

2013-07-08

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用药Scenesse三阶段研究成果出炉

近日,Clinuvel医药公司公布了Scenesse三阶段研究成果,该药用于治疗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有效成分为afamelanotide。 据公司称Scenesse是第一种光防护药用来预防治疗光毒性EPP患者,EPP是一种罕见的俱光病。 三阶段研究又叫做CUV029,共招募了74名EPP患者,设置了随机、安慰剂控制、平衡对照实验组,共进行了9个月的临床研究。

2012-02-03

EMA更新吡格列和瓦伦尼克林的安全信息

据Medscape报道,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经得出对吡格列酮的评审结论,选择推荐在药品标签中添加新的禁忌症和警告,指出该糖尿病治疗药物小幅度增加膀胱癌的风险。 EMA是在美国FDA宣布修订吡格列酮标签和患者信息后1个月做出该决定的。法国监管机构选择暂停销售该药物,而德国监管机构宣布,新患者不应该开始服用吡格列酮。

2011-07-29

FDA批准BioSante公司Bio-T-Gel睾丸药膏上市申请

美国食品药监局(FDA)批准BioSante医药公司的Bio-T-Gel上市申请,它是一种治疗男性性腺机能减退和睾丸酮含量不足的睾丸酮药膏。 这种药膏最先由BioSante研发,后来将后期临床研究及市场运作权转让给了Teva公司。 BioSante希望Bio-T-Gel上市后,能够获得相应的阶段研发费用。

2012-02-20

PLoS ONE:生饮食及高压氧疗法结合或可有效抵御恶性转移癌的扩散

2013年6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无毒饮食和高压氧结合疗法或许可以有效增加恶性转移癌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研究者Dominic D'Agostino博士表示,两种无毒的癌症佐剂疗法,即生酮饮食以及高压氧疗法的结合或许对于模型小鼠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明显的效应。

2013-06-06

PNAS:解谜真菌如何合成托酚

在1942年,从真菌中首次分离出一种称为密挤青霉酸(stipitatic acid)的"不明"芳香化合物,直到1945年才弄清楚其结构,它的结构太绝无仅有了,以致引起了有机化学理解的一场革命。 密挤青霉酸非常罕见,因为它显示出与六元环苯类化合物类似的芳香族特性,却是一个称为托酚酮的七元碳环。为了解托酚酮而发展的新理论模型,现在巩固了我们对有机化学中结构和键的了解。

2012-11-18

Nature Communications:阻断血管生成素的肿瘤治疗为何效果不一?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y of Helsinki)的科学家们最近表示他们或找到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的肿瘤治疗有时候会失败的原因。这个观点发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而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15-02-02

Sagent制药公司推出新药紫杉注射液获美国专利

Sagent 制药是医用产品的美国开发者,日前推出化学疗法药物——紫杉酮注射液获得美国专利 。 该药物以 30mg,、100mg 、300mg的不含乳胶多剂量的小瓶进行销售。 紫杉酮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药物一同使用,来治疗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和与艾滋相关的卡波济氏肉瘤。

201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