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化学生物学方法进行表观遗传研究和新药研发?
《自然•遗传学》:揭示食管鳞癌病因与发病机理
2014年8月24日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领衔、北京泛生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的中国食管鳞癌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Chin Sci Bull:解析癌症表观遗传学
来自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因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了胃癌发生发展相关DNA甲基化组扫描,进行了所获90余个基因的DHPLC大规模研究,在中日韩三国验证队列中证明了了GFRA1的去甲基化激活,SRF和ZNF382的甲基化失活可用作胃癌等恶性肿瘤的转移标志物。就此研究进展,研究人员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相关评述性文章。
Aging Cell:饮食改变衰老过程表观遗传学修饰
表观遗传学修饰可以不改变基因编码,而影响基因的开启或关闭。研究人员对185位志愿者(84位男性和101位女性)的直肠组织切片进行了研究,发现人体内基因的表观遗传学修饰主要受衰老的驱动,不过日常饮食也会对表观遗传学修饰产生重要影响。该研究发表在十二月六日的Aging Cell杂志上。
Cell Res:表观遗传学因素在血液发生中的作用
造血干细胞是一群维持生命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多能造血祖细胞,可以产生各种成熟的血细胞包括红系、髓系和淋系细胞等。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而关于表观遗传学因素,例如microRNA,在血液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较少。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刘峰研究员领导的血液与心血管发育研究组利用斑马鱼和小鼠两种模式生物,发现mir-142-3p在造血干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PLoS ONE:解读“蓝壳”鸡蛋的遗传学
蓝壳鸡蛋的外观美观又美味, 蛋壳硬度和强度比一般的褐壳鸡蛋高,是最新的美食时尚并在各大超级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近来,诺丁汉大学的科学家们揭示了,到底是什么把蛋壳变成了这种非一般的颜色。
Nature:LITE杂合系统在光遗传学上的应用
Feng Zhang及同事将可定制的TALE DNA结合域与光敏“隐花色素-2”蛋白及其来自拟南芥的相互作用伙伴CIB1结合在了一起,从而生成了一个光遗传“双杂合”系统(他们将其称为LITEs,即“光可诱导的转录效应物”)。LITEs不需要其他辅因子,容易被定制来以很多位点为目标,并且还能快速地、可逆地被激活。它们还可被打包到病毒载体内,定向输送到特定细胞类群中。
Sci Transl Med: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揭示马兜铃酸引发的上泌尿道癌症的遗传突变特性
马兜铃属植物,图片来自www.sciencedaily.com 2013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石溪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由马兜铃酸引发的上泌尿道癌的显著疾病突变特性。
Science:青春期环境压力的表观遗传学影响
青春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Johns Hopkins的研究人员发现,青春期一种应激激素水平升高会通过表观遗传学修饰影响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易感者产生严重的精神疾病。该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杂志上,给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防治带来了广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