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记物可被用于干细胞移植排斥检测
2013年8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由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印第安纳大学和其他几家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能够检测干细胞病人免疫排斥反应的生物标记物叫做ST2蛋白。研究人员发现体内存在高水平的ST2蛋白的病人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具有更高的排斥可能性。
Nature:新类型造血干细胞解决癌症病人血小板不足问题
2013年8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牛津大学科学家在小鼠中发现新型的骨髓干细胞,该干细胞能够产生大量的血小板。病人在化疗或骨髓移植后,往往会有血小板缺失现象,该新发现有助于科学家开发新的恢复病人血小板水平的治疗方法。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的Nature杂志上。 血小板能够聚集在出血部位,促使血液迅速凝集,防止机体大量失血。癌症治疗的一个常见副作用是造成血小板过少,导致病人流血过多。
干细胞移植疗法可延长患脑瘤小鼠寿命
2013年8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采用神经干细胞移植与放疗相结合的疗法后,患有恶性胶质瘤小鼠的寿命有了明显延长。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一种至死性脑瘤。研究人员从人胎儿体内分化培养获得了一株名为HB1.F3 NSC的神经干细胞系,研究人员利用这种细胞系作为溶瘤病毒载体去感染并杀死肿瘤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接受这种疗法的小鼠寿命大大延长。
干细胞移植在罕见脑部疾病中展现优势
2013年8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StemCells公司最近披露的研究数据显示,干细胞移植有可能成为罕见脑部疾病的新曙光。在这项有四名患者参加的实验中,病人大脑的神经髓鞘产生量有了显着增加。和许多干细胞疗法一样,StemCells公司关于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 (PMD)的研究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略。
Nat Med:表皮生长因子或可促进造血干细胞再生
2013年2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者表示,表皮生长因子可以在个体暴露于辐射后加速造血干细胞的恢复。这项研究或为治疗癌症以及某些饱受辐射的个体提供治疗希望。 研究者John Chute表示,目前表皮生长因子刺激造血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血液组分的形成来源于造血干细胞。
JCI:Wnt信号通路决定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前体细胞眼内移植的疗效和成瘤性研究的新进展
3月25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线发表了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研究院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室金颖课题组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徐国彤课题组合作完成的题为“WNT signaling determines tumorigenicity and function of ESC-derived retinal progenitors”的最新研究
:干细胞移植到小鼠耳蜗有望治疗听力丧失
日本研究人员评价了将两种不同类型的干细胞移植到小鼠耳蜗(cochlea)中的风险和疗效,然后作出结论: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和源自成体细胞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都表现出类似的存活和神经分化能力。然而,移植iPSCs到小鼠耳蜗之中存在肿瘤生长的风险。
Sci Transl Med: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ALS
2013年1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从11个独立的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研究的荟萃分析得到结果证实ALS这种致命的疾病是可以治疗的。研究人员说,针对新机制,揭示了以神经干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可治疗ALS。 HMS外科副教授 Yang (Ted) Teng表示: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机制。ALS导致脊髓神经细胞的死亡,最后患者失去移动,甚至呼吸能力。
JOT: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滥用酒精大鼠模型骨折愈合的影响
骨折愈合不良是骨外科所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据估计骨不连的发生率介于5-20%之间,这对临床工作以及医疗保障系统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以往针对骨不连的临床前期研究模型都主要着眼于导致骨不连的骨质缺损程度。但事实是造成骨不连的原因极其复杂,除了大段骨缺损之外,滥用酒精也是严重影响骨折愈合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Cell:重新“编程”血细胞为造血干细胞
2014年4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人员利用从老鼠获得的成熟血细胞,利用八个基因(转录因子)将其编程成为造血造血干细胞(HSCs)。重新编程的细胞,研究者们称为诱导造血干细胞(iHSCs),具有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