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科院液相超声制备纳米天然药材颗粒方法获发明专利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成分研究组发明了一种利用液相超声技术制备纳米级天然药材颗粒的方法。7月16日获悉,该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液相超声制备纳米天然药材颗粒方法,专利号ZL200910117753.X)。 该发明以天然药材为原料,通过初粉碎,液相超声粉碎以及真空干燥等技术制得纳米级颗粒。

2012-07-19

:利用磁铁改善载有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干细胞归巢能力

胚胎内皮祖细胞(embryonic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的起源和命运。 涉及移植到心肌梗塞发作后心脏受损区域的最佳干细胞疗法常因细胞不能高效地归巢到受损位点而遭受挫折。

2012-11-18

:新型试剂Sca/e能让生物组织变透明

在医学和生物研究中,经常要观察生物体组织的样本。对研究人员来说,如果能使生物组织样本变透明,会便于观察。日本理化研究所开发出一种试剂,只需将生物样本浸泡到这种试剂中,就能使组织变得如果冻般透明。 日本理化研究所和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日前发表公报说,理研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宫胁敦史领导的小组开发出这种名为“Sca/e”的试剂。它以尿素为主要成分,并添加甘油和活性剂。

2012-11-18

PNAS:研究证实导致皮肤老化的自由基影响大气中的自然形成颗粒

2012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松树是导致大气污染的最大贡献之一。它们释放的气体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它们中的多数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发生反应,产生微小的不可见的颗粒从而污染大气。在一项新研究中,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员Neil Donahue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这些松树释放物形成的生物源颗粒(biogenic particle)比人们之前认为的更加具有动态性。

2012-11-18

Angew Chem:首次发现DNA遗传密码能够决定金纳米颗粒结构

上海 2012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DNA持有所有类型生物分子和特征的遗传密码。但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发现DNA遗传密码能够类似地影响金属结构。 金纳米颗粒是一种微小的金晶体,在医学、电子学和催化中有很多应用。它的性质是主要由它的形状和大小决定的。因此,针对一种特定应用对纳米颗粒的属性进行调整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2012-11-18

Nanotoxicology:纳米金颗粒或可加速机体衰老

2013年4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notoxic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家居用品如个人护理用品、给药用品中的纯金纳米粒子、MRI造影剂以及太阳能电池都可以抑制机体的脂肪储存,并且导致机体老化和起皱纹,减缓伤口愈合速度以及引发初期糖尿病。

2013-04-20

JACS:丁宝全等用DNA折纸术组装纳米颗粒三维手性螺旋结构

利用长方形DNA折纸结构组装螺旋形金纳米颗粒组装结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JACS在线刊登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olling Up Gold Nanoparticle-Dressed DNA Origami into Three-Dimensional Plasmonic Chiral Nanostructures,”,文章中...

2012-11-18

Antiv Ther:装载蜂毒的纳米颗粒可有效杀灭艾滋病毒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一种装载蜂毒毒素的纳米粒子可以破坏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单不损伤周围的细胞。 2013年3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一种装载蜂毒毒素的纳米粒子可以破坏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单不损伤周围的细胞。这项研究或许为研究者开发一种新型阴道凝胶剂来抑制HIV的传播提供帮助。

2013-03-0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注销塞曲司特颗粒等596个药品批准文号的通知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关于药品再注册的有关规定,经你局核对确认,现注销塞曲司特颗粒(国药准字H20040566)等596个品种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批准文号(详见附件)。请你局告知相关企业。 特此通知。

2012-12-24

ACS Nano: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来追踪体内干细胞

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追踪干细胞的新方法,从而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当它们在体内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相关研究成果于2012年6月2日在线发表在ACS Nano期刊上。 干细胞被用来治疗诸如白血病之类的疾病,也有潜力治疗更多的依赖于器官和组织捐献的疾病。然而,当前医护人员很难确定当把干细胞移植到体内之后,它们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它们是否达到靶位点或者迁移到他处。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