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同其它细菌共进化可保条件病原菌自身毒力

  近日,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Bacterial biodiversity drives the evolution of CRISPR-based phage resistance”的文章,在自然环境中进化的细菌可能对噬菌体治疗具有抵抗力,而不会丧失其毒性。据不完全统计,约半数细菌携带CRISPR-Cas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基因,该系统通过将来源

2019-11-11

研究揭示古多倍化对被子植物适应性进化的贡献

  多倍化(polyploidy)或全基因组加倍(whole genome duplication, WGD)事件使基因组内的所有基因都发生重复,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遗传材料,被认为是进化的加速器。多倍体植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日常生活中的棉花、小麦、油菜等。前期研究发现多倍化在有花植物进化过程中尤其频繁,而且在现存的被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分化之前,曾分别发生过加倍事件,可能对

2019-11-09

Nat Commun:部分皮肤癌可能起源于毛囊

2019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些致命的皮肤癌可能是由毛囊干细胞,而非皮肤细胞恶化产生的。 毛囊是位于皮肤层内的复杂器官。在这里,未成熟的“色素生成细胞”可能会发生一些遗传突变,进一步受到正常的头发生长信号影响,有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过去的理论认为日光(例如紫外线)是黑色素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然而目前的研究认为,即使对于正常毛囊来说,其中

2019-11-06

eLife:细菌的生活方式或会改变其抗生素耐药性的进化方式

2019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不管是作为独立细胞亦或者是作为生物膜群体,细菌的生存决定了其是否会进化出抗生素耐药性,这或许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个体化的抗菌疗法和感染控制策略;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重复地将细菌暴露于抗生素环丙沙星中来促进其快速进化,正如研究者预想的那样,细菌对环丙沙星产生了耐药性,但意外的是,细菌的生活方式

2019-11-09

科学家发现动物对抗病毒的防御系统可能起源于细菌

 近日,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Cyclic GMP–AMP signalling protects bacteria against viral infection”的文章,发现某些细菌具有与动物天然免疫的核心组成部分——cGAS–STING通路相关的抗病毒机制,揭示了这种重要的动物抗病毒防御系统可能起源于细菌。cGAS(环状GMP-AMP合成酶,cy

2019-11-01

我国科学家单细胞精度解析人类T淋巴细胞起源及胸腺器官发生

  2019年10月8日,四川大学胡洪波研究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兵研究组与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兰雨研究组合作在Immunit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solves Spatiotemporal Development of Pre-thymic Lymphoid Progenitors and Thymus Orga

2019-11-01

Dev Cell:关键蛋白的进化学见解有助于开发治疗囊性纤维化的方法

2019年1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大约在4.5亿年前,在一种生活在海底的名叫“海鳗”的鱼类中存在最古老的离子通道蛋白同源分子,而它在人类中的同源蛋白“CFTR”在囊性纤维化患者中存在缺陷。 事实上,这种存在于海鳗中的离子通道蛋白分子与脊椎动物同源蛋白“CFTR”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异,一方面反映了转运蛋

2019-11-04

Nature:细菌生物多样性促进“噬菌体耐受性”定向进化

2019年10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新的研究表明,在自然环境中(非实验室条件下)细菌可以通过演化产生对噬菌体感染的抵抗力。 来自Exeter大学的研究者们调查了为什么铜绿假单胞菌在实验室和自然界中会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对噬菌体的抗性。在实验室中,细菌的突变往往会导致噬菌体感染所依赖的附着受体的缺陷。而在自然环境中,细菌倾向于使用被称为CRISPR-Cas的免疫机制产生抵抗力

2019-10-25

研究发现阳茎极度退化与内囊高度复杂化 是甲虫物种分化与形态进化的特殊机制

交配繁殖是绝大多数有性繁殖动物(不包括体外受精动物)能够长期生存与繁衍的前提,而在这些动物中,如果交配器官——阳茎退化或消失,但又能够保持交配繁衍的物种生物学功能,是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的一个相互对立、又非常矛盾的科学问题。这一生物学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从全新的角度认识物种分化与生殖隔离的本质,理解物种多样性形成与形态多样性进化的机制与模式,为经典的“锁钥理论”提供新的支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红

2019-10-26

Cell:科学家阐明受精卵早期发育的分子机制 有望理解生命起源的奥秘

2019年10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从学校毕业、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和结婚可能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但一些最重要的事情往往发生地更早,即在精子与卵子结合、细胞开始分裂的最初几天里。受精卵前100个细胞(囊胚)的组织方式对于妊娠是否成功、器官形成甚至以后对个体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病等)的发生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法来模拟囊胚形成的方

201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