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揭示乙型肝炎的进化旅程
2012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Hepatology上的研究报告揭示了,乙型肝炎的传播扩散如何与人类迁徙的历史相关,这就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乙肝病毒的进化提供了思路。 乙型肝炎是全球的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有将近20亿人感染了乙肝病毒,有超过3.5亿人属于携带者。目前许多言论认为个体感染乙肝病毒和其迁徙历史有关,但是截至目前并无可靠证据证实。
:文建凡研究组揭示了两个重要光合作用酶的起源及其进化机制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通过光合作用,光合生物吸收太阳光能,将CO2固定,转变成化学能,作为地球上几乎所有有机物和能量的源头。其中执行CO2固定任务是由卡尔文循环途径来完成的。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和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是真核光合生物卡尔文循环途径的两个受光调节的关键酶。
PNAS:视觉基础进化出来的时间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早
一项研究发现,对于视觉具有关键作用的感光蛋白——视蛋白,其进化出来的时间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早且经历了更少的遗传变化。视觉的遗传起源仍然不清楚,这部分是由于对最早拥有视蛋白的后生动物之间的系统发生学关系的报告的不一致。 Davide Pisani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计算分析,从而检验了迄今提出的关于视蛋白进化的每一个假说。
Cell Reports:阻断miR-150促进化疗后的血细胞再生
2012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化疗杀死血细胞,也能够杀死癌细胞,因此经常伴随着致命的结果。如今,耶鲁大学干细胞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方法,他们希望这种方法有朝一日将有助于接受化疗治疗的癌症病人维持一种健康的血液供应。相关研究结果于10月18日刊登在Cell Reports期刊上。 在耶鲁大学干细胞中心与癌症中心遗传学助理教授Jun Lu的指导下,研究人员研究了血细胞如何再生。
Nature:海洋生物对逆境适应进化研究获进展
9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华大基因、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等多家单位完成的牡蛎对潮间带逆境适应机制的研究成果,由《自然》(Nature)杂志以长篇论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 该研究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和全新的组装策略,构建了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证实了牡蛎基因组序列具有极高的多态性、较高比例的重复序列和活跃的转座子。
PLoS Biol:通过选择性作用进化出肠道有益微生物
2012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动物,包括人类,都可以积极地选择肠道微生物来作为机体的“伙伴”,并且用机体分泌的营养物来供给肠道微生物。
Nature:基因组学分析揭示细菌进化的自然选择过程
Zachary Blount,密歇根州立大学BEACON进化研究中心的博士后,其阐述了有机体进化出新功能的自然选择过程,这项研究刊登在了国际杂志Nature上。 Credit: Brian Baer。 2012年9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阐述了有机体进化出新功能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项研究刊登在了国际杂志Nature上。
:邱英雄研究组在第三纪孑遗植物进化方面取得进展
东亚温带落叶林为第三纪孑遗植物的避难所,但孑遗植物的起源以及如何应对古环境的变化仍不清楚。为阐明这一科学问题,该研究组选择东亚植物区系的特有类群连香树属(Cercidiphyllum)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发育、谱系地理学以及生态位模型方法,分析了该属现存两个种(连香树与大叶连香树)的物种分化时间、居群时空动态。结果表明,种间的分化时间不早于中新世。
Nature:3.8亿年前盾皮鱼首次进化出长有牙齿的下颌
目前,科学家将3.8亿年前一种远古鱼类化石放在最新高能量X射线仪下进行扫描分析,形成的3D图像能够真实呈现这种远古鱼类的模样,证实这种鱼类是第一种像现代哺乳动物发育形成下颌的动物。
Zoologica Scripta:成都生物所树蛙属的系统和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树蛙属(Rhacophorus)目前有80种,分布区域广泛,主要分布于东亚包括中国和日本,南亚包括印度和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由于分布区域的广泛性和该类群个体生活习性的特殊性(大部分物种生活于树林中),该类群的物种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部分物种的地位备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