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止痛的吗啡引起瘙痒的分子机制
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的陈宙峰博士开创了新一代的瘙痒神经学研究,他在2007年和2009年分别发表的Nature和Science文章中,发现了首个中枢神经系统痒基因,将痒和疼痛区分开来,解决了这一领域长久以来的一项争论。近期其研究组又在这一研究领域获得了重要新发现,揭示了用于止痛的吗啡为什么会引起瘙痒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
2012-11-18
FDA审查员:赛诺菲过敏药Nasacort AQ可非处方使用
2013年7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FDA网站消息,FDA审查员称,赛诺菲(Sanofi)过敏药物喷鼻剂Nasacort AQ足够安全,可非处方使用。目前Nasacort AQ需要处方使用。FDA顾问委员会将于周三决定是否建议批准Nasacort AQ作为非处方产品,该药用于治疗花粉症或其他呼吸道过敏。
2013-07-31
Lancet Oncol:阿瑞吡坦对生物制剂所致严重瘙痒治疗有效
瘙痒是抗EGFR抗体治疗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常见副反应。Daniele Santini等设计了一个单中心队列研究以评估神经肽受体抑制剂阿瑞吡坦对生物制剂所引起的严重瘙痒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发表在Lancet Oncol 9月最新的在线期刊上。 本研究是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者连续纳入45名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的转移性实体肿瘤的门诊患者。
2012-12-19
总局提醒关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过敏反应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5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问题。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
2013-08-05
Nat Genet: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日光过敏症致病基因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发现紫外线敏感性综合征的一个致病基因,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今后弄清人的皮肤被晒伤的机制,从而研究出相关防晒伤的新方法。该成果已于4月1日在线刊登在《Nature Genetics》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