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肺癌专家天团齐聚线上,为您解答分子检测&肺癌热门话题!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癌症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肺癌新发病例数接近全球的1/3,疾病负担严重。
迄今最大规模人体研究显示,α-Syn SAA诊断敏感性为87.7%,特异性达96.3%
这项研究证实,α-Syn SAA可以以高准确度区分健康人和PD患者,即使是传统诊断方法难以识别的存在早期病变的高风险进展患者也不在话下,尤其是存在典型嗅觉障碍的散发型PD患者,α-Syn SAA阳性结
Moderna在上海落地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美元,计划更多参与中国市场
根据路透社报道,近日“mRNA 疫苗三巨头”之一 Moderna(NASDAQ: MRNA)已在中国上海注册了实体公司,并计划在中国寻求更多机会。
Science:李慧艳/张学敏团队发现“有形”生物钟,为节律紊乱相关疾病治疗开辟了全新途径
该研究发现大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是调控机体节律的细胞器,揭示出“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
Cell:成功解析Spns2转运体的低温电镜结构,为药物开发铺平了道路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和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参与癌症和免疫的转运体的结构和功能。他们捕获了该转运体的六种结构,包括它与抑制剂结合时的结构,为了解它的工作
Theranostics:达普拉非尼与阿霉素共负载超分子纳米协同治疗甲状腺癌
虽然甲状腺癌的总体预后良好,但大约30%至80%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发生颈淋巴转移,约10%发生远处转移。侵袭性强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差。
“近岸杯”类器官培养作品摄影大咖秀,为你的作品赢得专家认定及丰盛奖赏
古人云:一花而见春;一叶而知秋,观滴水可知沧海。类器官的发展便是这句话教科书级别的演绎。近年来复杂3D细胞培养系统的研究日渐多元深刻,类器官研究逐渐从基础理论走向现实应用的阶段,
MIT科学家为皮肤给药提供可穿戴解决方案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为了能让药物更好地经由皮肤进入身体,开发了一种可穿戴的贴片,利用无痛超声波作用于皮肤,创造出微小的通道,使得药物能够更易于穿透皮肤。相关成果以“A Conform
驯鹿生物启动科创板IPO:首个产品商业化在即,高瓴、鼎晖为股东
据IPO早知道消息,南京驯鹿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驯鹿生物”)于2023年3月31日同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科创板挂牌上市。
TCR-T疗法针对实体瘤ORR达67%,Immatics股价大涨30%
5月2日,Immatics宣布了正在进行的Ib期剂量扩展队列A中11例接受ACTengine®IMA203 TCR-T单药治疗复发和/或难治性实体癌患者的中期临床数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