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英雄研究组在第三纪孑遗植物进化方面取得进展
东亚温带落叶林为第三纪孑遗植物的避难所,但孑遗植物的起源以及如何应对古环境的变化仍不清楚。为阐明这一科学问题,该研究组选择东亚植物区系的特有类群连香树属(Cercidiphyllum)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发育、谱系地理学以及生态位模型方法,分析了该属现存两个种(连香树与大叶连香树)的物种分化时间、居群时空动态。结果表明,种间的分化时间不早于中新世。
PLoS Biol:通过选择性作用进化出肠道有益微生物
2012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动物,包括人类,都可以积极地选择肠道微生物来作为机体的“伙伴”,并且用机体分泌的营养物来供给肠道微生物。
PNAS:视觉基础进化出来的时间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早
一项研究发现,对于视觉具有关键作用的感光蛋白——视蛋白,其进化出来的时间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早且经历了更少的遗传变化。视觉的遗传起源仍然不清楚,这部分是由于对最早拥有视蛋白的后生动物之间的系统发生学关系的报告的不一致。 Davide Pisani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计算分析,从而检验了迄今提出的关于视蛋白进化的每一个假说。
:文建凡研究组揭示了两个重要光合作用酶的起源及其进化机制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通过光合作用,光合生物吸收太阳光能,将CO2固定,转变成化学能,作为地球上几乎所有有机物和能量的源头。其中执行CO2固定任务是由卡尔文循环途径来完成的。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和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是真核光合生物卡尔文循环途径的两个受光调节的关键酶。
Zoologica Scripta:成都生物所树蛙属的系统和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树蛙属(Rhacophorus)目前有80种,分布区域广泛,主要分布于东亚包括中国和日本,南亚包括印度和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由于分布区域的广泛性和该类群个体生活习性的特殊性(大部分物种生活于树林中),该类群的物种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部分物种的地位备受争议。
Nature:异位显性是推动分子进化的主要因素
2012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西班牙国家基因组研究中心的研究者研究发现了,在不同物种中,大多数的氨基酸替代物都存在不同的适应性,这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发现,揭示了机体中氨基酸是否被修饰的一个新的证据,这种修饰是在蛋白质水平上调节分子进化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tuare上。
PNAS:蛋白纽结结构的新进化意义
在蛋白质中,很少出现纽结或活结结构,如果出现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其中,纽结是蛋白质链与环不同程度地纠缠在一起,活结是蛋白质环与另一段蛋白质链结合在一起,与鞋带弓类似。这些结构都是蛋白质经过折叠形成的,蛋白质也只有经过折叠才会具有功能,所谓的折叠就是具特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形成三维结构的过程,其中三维结构即蛋白质天然状态。
PNAS:研究者解析传染病如何影响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研究者Varki和其同事研究表明,传染病可以影响人类的起源与进化。(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Health Sciences) 大约在10万年前,人类的进化达到了一个瓶颈期,我们的祖先减少到大约5-10万人生活在非洲,如今的现代人就是从这些人群中演变而来的,并且在数量和范围上急剧扩散...
PNAS:从噪音到音乐的进化
人们听到的大多数音乐是作曲家和演奏者的产物,但是一项刊登在PNAS上的研究表明了消费者选择在塑造音乐多样性方面的创造性作用。Robert MacCallum及其同事提出,音乐通过一个有修改和自然选择的传代过程进化,即:随着音乐从一位音乐家传到另一位音乐家,它常常被修改,而听者的选择影响了具体歌曲的复制、传播和存留。
Science:线虫piRNAs的功能、靶点和进化
6月14日,Science杂志在线报道了线虫piRNAs研究最新进展。Piwi-相互作用RNA(piRNAs)是维持生殖细胞系完整性和可育性所必须的一类小分子RNA,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本研究证实,线虫piRNAs以不完全互补的方式,反式沉默转录物的表达。这种靶向性沉默,是不依赖于Piwi核酸内切酶活性或剪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