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着眼于印度尼西亚转基因玉米种子业务
印尼孟山都公司计划通过引进转基因玉米种子,在2年内使印尼玉米产量提高一半以上。孟山都计划在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日益稀缺,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大环境下,在2030年实现全球玉米产量翻倍。而印尼孟山都此举正是孟山都公司全球计划中的一部分。
美国转基因市场饱和 种子公司瞄准中国
最近根据《卫报》报道,美国俄勒冈州的一个农场种植未经批准的转基因小麦被发现,此事让人们聚焦农业生物技术,以及关于其安全性的辩论。 据法新社6月3日报道,尽管转基因小麦用于商业种植尚未得到批准,不过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已经称霸美国农场。 美国农业部称,到2012年,美国种植的88%的玉米和94%的大豆是转基因的。
转基因在日本:技术走高速路 产业行慢车道
与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发虽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且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综合研发能力和许多单项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已经开发出大量的动植物转基因新品种或新材料。 但另一方面,日本民众对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质疑,以及地方政府对转基因产品的生产销售限制极为严格等原因,导致日本农业转基因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缓慢,绝大多数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新加坡检测转基因麻疯树生物燃料
在全世界都在寻找替代能源以改善能源缺乏情况的时候,新加坡的科学家们正在计划开发并测试世界首个转基因麻疯树植物。该转基因麻疯树预计将比普通种子多产出10%的油。 预计在未来三年内进行农田中现场试验以及商业运作。研究发现,从这种转基因麻疯树上提炼出的生物燃料是易燃且环保的,因为其产出的氧化物更少。 Temasek Life科学实验室以及JOil开发了该转基因麻疯树,并已经申请了专利。
转基因在印度:技术成果与社会因素的夹板之间
印度作为拥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在保证庞大粮食供应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是政府及产业界必须设法解决的问题。印度科学家们比较清晰地意识到生物技术可在人民生活中发挥较大作用,进而重视转基因农业技术。因此,转基因技术研究在印度开展的比较早,在许多层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这是印度国情带来的必然性。
专家:转基因技术不会改变农作物的遗传规律
2009年11月,农业部批准发放部分转基因农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自此,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 转基因技术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短缺、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但由于需要评估转基因品种表现性状和遗传变异效应,大众质疑声不绝于耳。
“大豆保卫战”:转基因大豆油致癌?
在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冲击下,我国大豆业“奄奄一息”。15年来,转基因大豆在安全性争议声中,进口数量不断攀升。日前,农业部批准发放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又掀起了一场无解的争论。 黑龙江大豆协会:转基因与肿瘤高度相关 转基因大豆从进口的那天起就与争议相伴,这缘于人们对其“有毒”的担忧。在至今尚无科学实验的前提下,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一份与肿瘤高度相关的分析报告,让人触目惊心。
转基因食品标识不清 谁动了我的知情权?
农业部近日发放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市售转基因食品标识不完善,消费者食用诸如木瓜、豆制品等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时并不知情。在许多人谈“转”色变的情况下,如何化解群众对转基因的问号,维护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 “木瓜竟然也是转基因的?”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转基因食品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阿根廷缘何重视中国转基因市场?
中国大豆的购买量约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而约60%中国进口大豆来自巴西和阿根廷。5月初,来自90%大豆生产链的农业协会、大豆产业代表组成的两个阿根廷农业代表团,来到北京,期望获得中国政府对新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进口审批许可。
新华国际时评:转基因专家获世界粮食奖的意义
美国孟山都公司首席技术官福瑞里日前与另两位转基因科学家获得今年“世界粮食奖”,这是27年来该奖项首次授予基因改良作物研究人员。 孟山都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拥有全球70%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世界粮食奖”一直被看做国际上在农业方面的最高荣誉。对于一直希望获得“正名”的转基因研究专家来说,此次获奖可谓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