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智能医疗:身体控制大权的争夺战

数字化技术、移动设备以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将塑造一个全新的医疗行业。

2014-02-10

Sci Rep:出生顺序会影响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敏感性吗?

研究增进了我们对出生顺序的潜在长期健康影响的认识,尽管还需要进行将“同胞对”包括在内的更大规模的研究来全面评估这一联系。

2014-03-17

PLoS Genetics:遗传发育所在神经特异性连接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电突触介导的信号传递是神经细胞相互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是脑感知、学习和记忆的基础,是神经网络构成的重要环节。然而,神经细胞是如何识别其正确目标神经并形成电突触的分子机理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丁梅实验室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发现BDU中间神经元和PLM机械感受神经元特异性地接触在一起,电镜及化学标记实验表明这二者通过电突触连接。

2013-07-31

PLoS Genet:丁梅等神经特异性连接机制研究获进展

电突触介导的信号传递是神经细胞相互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是脑感知、学习和记忆的基础,是神经网络构成的重要环节。然而,神经细胞是如何识别其正确目标神经并形成电突触的分子机理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丁梅实验室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发现BDU中间神经元和PLM机械感受神经元特异性地接触在一起,电镜及化学标记实验表明这二者通过电突触连接。

2013-07-30

Lancet:好的身体素质可以增强他汀类药物的疗效

一个新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并结合较好的身体素质可以提高血脂异常患者的生存率。 Peter F Kokkinos医生(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退伍军人医疗事务中心)和他的同事经过对一组伴有血脂异常的退伍军人平均长达10年的跟踪随访发现,无论他汀类药物治疗还是提高身体素质都可以使死亡率明显降低,并独立于其他临床特征。这是第一次涉及这个问题的有关研究,并且提供了一些独特临床相关信息。

2012-12-19

Nat.Immunol:加科学家发现CD74指导MHC I受体连接病原体

近日,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分子途径,该分子途径使免疫细胞内的受体能够发现并标记试图侵入宿主的病原体的片段。这项关于CD74分子的作用的发现可帮助免疫学家进行治疗方法研究,以提供针对癌症、病毒及细菌的更有效的免疫反应,并研发更有效的疫苗。

2012-11-18

Nature :身体抵御有害细菌的新机制

2014年10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细菌感染可引起机体出现问题,当患者常有免疫功能减弱时,这值得尤为关注。但使问题复杂化的是,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对可以减轻或防止感染、生活在体内主要在肠道中的促进健康的细

2014-10-28

PNAS: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不善处理应激状态

2014年10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科学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不太能够从应激中恢复过来,这些发现可能导致出现新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在英国,有320万成年人诊断出患有糖尿病,90%的人患有

2014-10-28

Nature Med:调整Treg细胞功能提高身体的抗癌免疫活性

2013年8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通过精确调整关键免疫细胞的功能,科学家们寻找到一种完全新型的癌症免疫疗法(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免疫功能使肿瘤萎缩的同时,不引发不期望的自身免疫反应。新的研究在动物体内开展,目前还没有在人类临床中使用。

201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