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 Gene Bio:杨祝良等羊肚菌物种多样性与起源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在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ultigene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reveals true morels (Morchella) are especially species-rich in China,”,文章中...
Nature:基因表达和物种差异
基因组分析能够揭示有可能决定着物种间差别的蛋白编码变化,但物种之间基因型差别中很多都是影响基因表达的调控性突变所造成的结果。Brawand等人利用高吞吐量RNA测序方法来研究来自所有主要哺乳动物分支的10个物种的六大器官(皮层、小脑、心脏、肾脏、肝脏和睾丸)中哺乳动物转录组的演化动态。
Ann Bot:穇属异源四倍体物种杂交起源研究获进展
禾本科1/5物种起源于杂交事件,重建低拷贝核基因系统发育关系为解释物种杂交起源提供了证据。穇属(Eleusine Gaertn.) 隶属于禾本科虎尾草族核心群Chloris group,约10种,分布在热带东非、印度—马来西亚和热带南美洲,是典型的适应辐射类群。该属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可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
华南植物园跨13省区开展野外植物调查与采集
8月29日至10月15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分子系统与分子进化研究组王瑞江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周山对茜草科野丁香植物进行了野外专题采集与调查工作。 调查人员历时一个半月,行程约一万六千余公里,行经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等13个省区,经过了空气稀薄的川藏高山、景色旖旎的藏南边境、风雪交加的唐古拉山、阴雨连绵的陕甘老区、崎岖难行的太行山地...
PLoS ONE:祝良等牛肝菌物种多样性与起源演化研究获进展
牛肝菌 牛肝菌是国内外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该类真菌与多种树木形成共生菌根关系,它们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该类真菌备受国内外同行关注,其中Dentinger et al.(2010)发现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及其近缘种是个单系,共包括4属20种,它们是在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在早第三纪的晚始新世(42-54 Mya)在古热带起源的。
ZooKeys:巴拿马的新青蛙物种
在巴拿马西部山区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黄色青蛙物种,它属于一个种类丰富的青蛙群——雨蛙,它们没有蝌蚪阶段,直接在卵内发育成小青蛙。这种青蛙大小不到2cm,是2010年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专家Andreas Hertz和同事们实地考察巴拿马西部重点考察地区Serranía de Tabasará时发现的。
J Biogeo:于明坚等千岛湖岛屿面积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geography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生科院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Richness and composition of plants and birds on land-bridge islands: effects of island attributes and 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species groups,”...
推广生物燃料或加速全球物种灭绝
欧盟科学家警告说,欧盟旨在推广生物燃料使用的目标将加速全球物种的灭绝,因为该目标鼓励将牧场、稀树草原和森林转化为新的耕地。这项研究结果对生物燃料的益处提出了新的疑问。虽然生物燃料一度被视为减少公路交通排放的最有效方式,但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正在日益受到质疑。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一份最近发表的报告中说,在转为用作新耕地的地区,物种灭绝的比例可能会超过80%。
癌症是新进化的寄生物种
癌症患者可能觉得体内有外来生物或者寄生物在生长,剥夺他们的健康和活力。据一位细胞生物学家说,这是完全正确的。癌症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一个新寄生物种的进化过程。 就像寄生物一样,癌肿依赖宿主获得营养。这就是为什么阻断癌肿的治疗方法能够非常有效。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教授彼得 迪斯贝格说,由于这种寄生物与宿主的关系,癌肿能够自己决定生长方式和生长位置。
上海交大等流感病毒跨膜通道调控机制的研究获新进展
来自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美国弗莱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在A型流感病毒M2跨膜蛋白质子通道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