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现临床血栓性事件清晨高发的昼夜节律机制
Nature Medincine:首个人类主动感染新冠病毒挑战试验,揭开新冠病毒的攻击和传播模式
该研究招募了36名年轻、健康的志愿者,参与了第一次人类新冠挑战性研究。将含有新冠原始毒株的小液体通过滴管滴入志愿者的鼻子中,让他们接触新冠病毒。,其中18人被感染,均为轻症。
PNAS:蝙蝠通过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促进病毒传播
蝙蝠被认为是许多微生物的潜在宿主,其中部分微生物可以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而导致人畜共患病。它到底是通过什么来促进病毒传播?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牵头的联合团队研究发现:蝙蝠通过其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可能促进病毒驻留与传播。科研人员介绍,蝙蝠作为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其寿命较长、肿瘤发生不敏感,即使携带众多病毒也不易引起临床疾病特征发生。虽然根据蝙蝠的
PLOS Pathogens:通过异性性行为传播的HIV更具毒性...
众所周知,艾滋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逆转录病毒,它会大量攻击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 T淋巴细胞,使患者经过数年,甚至10年以上的潜伏期后发展成艾滋病(AIDS)患者,最终丧失免疫功能。艾滋病毒(HIV)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即HIV-1和HIV-2。前者的毒性更强,感染了全球绝大多数病例。数据显示,HIV-1影响了全球超过3800
Cell Metabol:科学家有望给抵御癌症的T细胞进行“超级充电”从而实现清除癌细胞的目标
来自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未攻击肿瘤的T细胞“充电”的新方法,这一研究发现不仅能改善一种有前途的基于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的有效性,还能扩展其所治疗的癌症的种类。
PLoS Pathog:相比于男同性恋者,异性恋者传播的HIV毒株更具毒性
不同人群中病毒毒株的变化与不同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有关。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印度科学院的Ananthu James和Narendra Dixit发现由于传播瓶颈的存在,HIV-1通过阴茎-阴道性交传播时比肛门性交更具有毒性。
Annals of Botany:山茶科古杂交事件及全基因组加倍研究取得进展
山茶科隶属于被子植物菊分支杜鹃花目,共包含3族9属约300余种,该科植物多为灌木及乔木树种,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其中,木荷属(Schima)为亚洲特有属,约含20种,该属植物多为森林建群种及乔木层优势种,以木荷为优势种且与其它典型常绿阔叶树种共同组成的“木荷林”,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常绿阔叶林类型。山茶属(Camellia)含约120种,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