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M:科学家开发出能准确检测癌症微转移的新型成像技术
2017年5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荷兰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将SPECT/CT同荧光成像(Fluorescence Imaging)相结合或能帮助外科医生从正常组织中区分出肿瘤组织。文章中研究者重点对能够从原始肿瘤位点转移的结直肠癌(CRC)细胞进行研究,结直肠癌是常见的男性第二大
Nat Commun:量子点标记实现活细胞内单拷贝艾滋病毒基因的原位成像
单拷贝 HIV 整合态前病毒 DNA 原位标记与成像艾滋病毒基因组 RNA 逆转录为 DNA,整合在宿主染色体内形成前病毒(HIV provirus),是根除艾滋病毒的最大障碍。在活细胞内对单拷贝或低拷贝的整合态 HIV 基因标记与成像,对前病毒的识别和切除具有重要意义,但一直是个难题。最近,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崔宗强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先恩合作,利用量子点标记转录激活子样
新型成像技术或将不断推进癌症深入研究
随着癌症筛查工具的不断涌现,新型的癌症成像技术也给科学家们在癌症诊断及判断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等相关领域带来了极大帮助,当然这对于改善癌症患者未来的治疗或许意义深远。基于强大的癌症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就能够
重磅文章解读超声技术治疗癌症等疾病的进展
近年来,随着超声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利用超声分子技术为患者提更加精准的诊疗了。如今超声医学已经突破了传统超声显像诊断领域的限制,迈入了“纳米”时代。而且研究人员也开发出了更加新型的超声技术,能够敏感地发现实质性脏器内常规影像检查无法发现的转移性癌症病灶,并在超声波的介导下,传递和释放靶向抗癌药物,精准地杀死癌细胞。
苏州医工所在低剂量CT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当前,随着CT断层扫描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CT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并提高了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因此需要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X射线的辐射剂量。为降低辐射剂量,Naidich等人在
上海应物所等在DNA折纸纳米力学成像探针设计方面取得进展
纳米科学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纳米生物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表面效应、尺寸效应,表面能进行多种修饰,易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相互作用,对生物分子的
超声监测桡动脉——心脏病评估的新方法
与传统的种族,年龄,性别和代谢特征的危险因素相比,动脉粥样硬化(通常被称为动脉硬化)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冠状动脉疾病的强指标。与影响许多人的其他疾病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目前没有简单的诊断或监测治疗反应
抗体成像助力癌症研究
使用抗体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PET)成像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小鼠和其它动物体内潜在的癌症位置。新技术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抗癌药物的研发过程非常曲折:起初
龙亿涛等肿瘤分子标志物单细胞逐层成像获新进展
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存在或表达变化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调控机制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不同肿瘤分子标志物表达进行检测,可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以及治疗。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院龙亿涛教授科研小组在肿
Brain:超声波结合抗体的组合性疗法或有望根治阿尔兹海默病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rai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非侵入性的超声波或可改善靶向作用阿尔兹海默病的治疗性抗体向大脑中的运输;此前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非药理学的超声扫描技术能够逆转小鼠阿尔兹海默病的症状,并且恢复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