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利用聚焦超声波控制CAR-T细胞在实体瘤中的活性,可降低脱靶效应

2021年8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癌症免疫疗法,该疗法将超声波与癌症杀伤性免疫细胞相组合,在破坏恶性肿瘤的同时,保留正常组织。这种新的实验性疗法明显减缓了小鼠体内实体癌肿瘤的生长。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1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

2021-08-16

多频超声内窥镜研究取得进展

超声成像是主流的成像诊断手段之一,在临床中发挥重要作用。超声换能器是超声成像系统的关键部件,其中心频率决定超声图像的分辨率,频率越高,越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但频率的提高往往导致探测深度的减小,限制了换能器的成像范围,对临床使用不利。目前,常见的超声换能器的工作频率为2~20MHz,一般工作于单一的频率,如需更换工作频率以获得相应的成像效果则需更换另一种探头

2021-03-21

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荣获“2020全球5G应用大赛”优秀产品奖

12月22日晚,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深圳市发改委主办的“2020全球5G应用大赛”颁奖礼在深圳湾体育中心举行,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副市长艾学峰分别为获奖代表颁奖。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进入决赛并荣获5G应用优秀产品奖,华大智造云影总经理伍利代表领奖。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因其创新性及应用性,兼备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问题的优势,展现了面向5G

2020-12-24

PNAS:利用超声波轰炸癌细胞

 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TaliIlovitsh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经过了两年多的研究,开发出一种将基因导入乳腺癌细胞的无创技术平台。该技术将超声与靶向肿瘤的微泡结合在一起。一旦超声波被激活,微泡就会像智能的目标弹头一样爆炸,在癌细胞的细胞膜上形成小孔,从而使基因传递

2020-10-17

远程超声机器人超声技术研讨会,院企携手并肩共促超声创新发展

 2020年9月5日,由上海超声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超声医学研究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办,华大智造云影协办的《超声创新技术研讨会-远程超声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在上海十院顺利举办。上海十院王威琪院士、上海医学会超声分会主委、华大集团副总裁杨爽等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王威琪院士表示,远程超声机器人通过我们专家的操作

2020-09-07

PNAS:利用超声波杀伤癌细胞

由Ilovitsh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Tel Aviv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了将基因传递到乳腺癌细胞中的非侵入性技术平台。该技术将超声与靶向肿瘤的微泡结合在一起。一旦激活了超声波,微泡就会像聪明的目标弹头一样爆炸,在癌细胞的膜上形成孔,从而实现基因传递。这项研究历时两年,近日发表在《PNAS》杂志上。

2020-06-26

J Neuro-Oncol:聚焦超声有望治疗最致命的脑瘤

2020年6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首创的聚焦超声的创新应用,显示出对抗恶性胶质瘤的希望,这是最致命的脑瘤,这种方法也可能被证明对其他难以治疗的癌症有效。这项技术先用一种药物打击癌细胞,这种药物能使癌细胞对声波敏感,然后用聚焦超声波轰击它们。声波在癌细胞内部制造微小气泡,导致癌细胞死亡。这项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研究人员正在实验

2020-06-29

Sci Adv:超声波能够治疗大脑紊乱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2017年的一项研究,在12岁以上的人中,约有八分之一的人服用抗抑郁药来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在10年或更长时间内服用抗抑郁药。从1999年到2014年,抗抑郁药的使用增加了65%。

2020-05-21

Sci Rep:使用超声定位显微镜检测组织中的氧水平

2020年3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正在使用一种现有成像技术的新应用,这种技术可能有助于检测人类的肿瘤。这项技术,超分辨率超声定位显微镜,被用来观察血管分布和测量肿瘤中的氧气水平。这项研究是在鸡胚胎中进行的,但研究人员希望将这项研究扩展到人类。这项题为《Ultrasound localization micr

2020-03-12

Sci Rep:用超声攻击转移性乳腺癌

2020年2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药物可以通过淋巴系统安全地到达癌变淋巴结,然后利用声波在淋巴结内释放。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患有转移性乳腺癌的老鼠身上测试了这种疗法,并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领导这项研究的日本东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Tetsuya Kodama说:"我们相信,我们的技术有潜力被

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