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专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永明研究员

编者按: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强力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大跨步的前进。 可以预期首先在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单基因疾病的治疗方面,会迅速取得突破。为此,生物谷在即将召开2017 第四届基因编辑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之际专访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永明研究员。生物谷:王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参加生物谷主办的2017基因编辑与临床应用研讨会, 并接受生物谷的专访。您主要从事基因编辑技术

2017-05-18

复旦大学揭示多药联用下病人体内结核菌的微进化

  5月4日,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基础医学院高谦教授团队利用超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从52例结核病人的队列中选取12例具有代表性的结核病人,在治疗不同时间点对结核菌群体中频率在1.5%以上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追踪其动态变化。同时,利用群体遗传学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模型,分析比较了在有效多药联用与非有效多药联用情况下的病人体内结核菌的微进化动态过程。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

2017-05-05

报名 2017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生命组学大数据分析及其在精准防治中的应用”——华西暑期课程班

一、背景在精准预测、精准预警、精准预防、精准医疗大背景下,随着基因分型、新一代测序、传感和图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产生了海量的基因组/表观基因组、生理、图像和临床的数据(包括各类常见和罕见变异、insertion

2017-04-28

大数据+智能算法有望治愈抑郁症和精神类疾病-生物谷专访复旦大学冯建峰教授

【编者按】:近几年,多个大型而长期的脑研究项目问世,包括投资60亿美元的“美国脑计划(US BRAIN Initiative)”、欧盟投资10亿欧元的“人类脑计划(HBP)”;中国和日本也都在2016年初发布了重大的脑科学项目,希

2017-04-17

Cerebral Cortex:复旦大学马兰研究团队揭示调控社会行为的重要分子机制

摘要 : 近日,国际SCI神经科学期刊《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基础医学院药理研究中心马兰教授和王菲菲副教授合作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RK5)在调控大脑皮层功能和社会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2017-03-29

Cerebral Cortex:复旦大学张嘉漪课题组用无皮层鼠发现视觉环路发育的新机制

2017年3月10日,国际SCI神经科学期刊《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课题组题为“Reciprocal connections between cortex and thalamus contribute to retinal axon targeting to dorsal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2017-04-01

生物谷专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孙孟红教授

编者按: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来临, 生物样本库(Biobank)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石。生物样本库的重点在于生物样本的采集、存储、管理、全流程质控等管理。建立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对于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开拓新的诊治手段,优化医药研发的资源配置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提高科研效率具有极大的帮助。

2017-01-03

复旦大学通报“复旦-中植科学奖”相关情况

近日,我们注意到部分学人和媒体对此次“复旦-中植科学奖”评奖结果的不同意见。针对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期待,作为评奖秘书处,在此我们做如下回应和说明:1.“复旦-中植科学奖”是高校与企业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的有

2016-12-23

生物谷专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胜林研究员

生物谷: 黄博士,您好!非常荣幸能邀请您参加生物谷举办的“2017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随着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和组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人体内重要的胞外囊泡---外泌体已成为研究热点,外泌体携带特异性的蛋白质和核酸

2016-12-21

复旦大学研究提出消退恐惧记忆的新策略

谈及“恐惧”,人们难免会“色变”。尤其是遭受创伤后产生的恐惧,宛如一枚“定时炸弹”,不知何时会“撩拨心弦”。为了解决恐惧情绪造成的“连锁反应”,目前多采用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等综合策略,以克制恐惧的“反

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