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刘默芳等发现小鼠粗线期piRNA在精子发育中的重要功能
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 于5月2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默芳研究组关于小鼠粗线期piRNA指导精子形成后期mRNA大规模清除的最新研究成果。
MicrobiologyOpen:潘永信等发现生长温度影响趋磁细菌数量和种群多样性
说明:不同温度下趋磁细菌群落的系统发育树(A)和群落相似性的主坐标分析(B),a、b和c表示同一温度下的三个平行样品。从图中可以看出,37°C下趋磁细菌的种群多样性与其余温度下的样品明显不同。
Experi Gerontol:郑永唐等表明中国猕猴是研究免疫衰老的合适动物模型
在衰老过程中,天然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组分在表型和功能上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并非单一的免疫功能衰退而是一种重塑过程,其结果导致了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和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称之为免疫衰老。
跨公司商业模式革命:生物技术创业永序经营的法宝
所谓“永序经营”,是长期地、有秩序地经营。生物技术领域的创业的目的是永序经营而不是价格竞争。 基本策略,即找到自己在某个新兴细分行业里的独特价值定位,找到与其他企业创造共同价值的机会,并通过有一定道德原则的竞合策略结合成长期利益共同体--也就是跨公司的商业模式重构或革命。针对国内的创业者,竞合策略的拿捏是最难的,应该避免的是过分偏重人情或偏向法律。
Autophagy:姚永刚等揭示自噬参与毒品成瘾的研究进展
毒品成瘾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它不仅使成瘾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且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毒品的成瘾性表现为一种难以控制的渴求和依赖行为,呈慢性复发性依赖病程。目前对于毒品成瘾的治疗缺乏完全有效的方式,强制戒断后复吸率很高。因此,研究成瘾的生物学机制对于成瘾的治疗与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线粒体是机体能量工厂,与机体代谢息息相关。线粒体代谢异常与多种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Nat Commun:赵祺等发现恐龙个体发育中行走姿态发生改变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辽宁西部地区产出了大量的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化石,鹦鹉嘴龙是一种小型的植食性原始角龙。大量鹦鹉嘴龙化石的发现为进一步了解恐龙生活习性以及生长发育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
PNAS:赵宗保等植物源萜类合成生物学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赵宗保研究员领导的生物质高效转化研究组(1816组)在植物源萜类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再次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植物源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生物活性,但依赖植物体的传统生产方式是推广应用的瓶颈之一。采用合成生物学策略,创制微生物“细胞工厂”,有望为植物源萜类化合物低成本、可持续供给提供先进技术。
Geomicrobiology:潘永信等发现环境因子影响趋磁细菌AMB-1磁铁矿合成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Geomicrobiology Journal在线刊登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 Magnetite Magnetosome Synthesis in Magnetospirillum magneticum AMB-1: Implications for Biologically Control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