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icrob Cell Fact:谷氨酸棒杆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获进展

谷氨酸棒杆菌是一个重要的氨基酸生产菌株,其氨基酸产量每年超过400万吨,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生产各种天然和非天然产物,预计到2020年谷氨酸棒杆菌发酵产品市值可达204亿美元。传统的工业菌株主要依赖长期的理化诱变及筛选获得,这个过程漫长,基因组水平实现快速、高效的理性编辑依然是谷氨酸棒杆菌代谢工程改造的难点。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系统与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开发了谷氨酸棒杆菌的CRISP

2017-12-24

古老抗生素焕发青春 D-环丝氨酸被重新结构修饰治疗结核

 结核病(tuberculosis,TB)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威胁,该病也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寻找有效控制和治疗结核病的新药至关重要。近日,由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和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科学家们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将有助于更有效地解决结核病和其他危及生命的微生物感染疾病,而这

2017-12-08

终于鉴定出具有微管蛋白去酪氨酸化活性的酶!

图片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2017年11月18日/生物谷BIOON/---可逆的α-微管蛋白去酪氨酸化在微管动态变化、微管功能和缺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管缺陷与癌症、大脑功能障碍和心肌病相关联。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找将酪氨酸从细胞骨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切割下来的酶,即微管蛋白酪氨酸羧肽酶(tyrosine carboxypeptidase, TCP)。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

2017-11-18

Nature:人神经元中的谷氨酸受体对苔藓繁殖是至关重要的

图片来自Jörg Becker, Instituto Gulbenkian de Ciência。2017年7月25日/生物谷BIOON/---谷氨酸受体在人神经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家们估计90%的人大脑突触(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利用谷氨酸发送信号。类似的受体在没有神经系统的植物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理解。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和葡萄牙古尔班基安科学研究所(In

2017-07-26

Nature:首次解析出AMPA亚型谷氨酸受体发挥作用时的三维结构

图片来自Sobolevsky lab/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2017年7月2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捕获到AMPA亚型谷氨酸受体(AMPA-subtype glutamate receptor, 以下简称AMPA受体)在发挥作用时的三维结构图。这种调节着大脑中的大多数电信号的受体参与几种重要的

2017-07-26

Cell Rep:谷氨酸盐或能影响药物滥用

  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的研究人员发现,去除老鼠体内一种能控制神经递质谷氨酸盐释放的神经受体,会导致可卡因对其的效用减弱,从而提高它戒除可卡因成瘾的几率。相关论文日前刊登于《细胞通讯》期刊。这个名为mGluR2受体能保护神经细胞免受超剂量的谷氨酸盐的致命伤害,同时也与药物滥用行为有关联。研究人员敲除了表达该受体的基因,以研究mGluR2在老鼠可卡因成瘾过程中的作用

2017-07-19

微生物所合作建立新的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模型

  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和生物能源等的工业化生产。作为工业生产菌种,谷氨酸棒杆菌具有耐受高强度发酵的鲁棒性、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该菌的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操作系统正在被不断地完善。目前,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工程改造主要集中在解除反馈抑制、减弱竞争途径、增强目标产物合成途

2017-07-05

浙大徐平龙组揭示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重要功能与机制

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的激活,传统上认识是由蛋白泛素化和蛋白丝苏氨酸磷酸化所介导,对于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修饰的作用与生理功能,未有深入探索和认知。6月14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徐平龙教授课题组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Lck/Hck/Fgr-mediated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negatively regulates TBK1

2017-06-21

研究揭示酪氨酸激酶表达谱作为PI3K抑制剂治疗乳腺癌候选敏感生物标志物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

2017-04-14

【开门大吉之 Nature Chem Biol】赖氨酸巴豆酰化 新型阅读器 (reader)的再发现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课题组在自然子刊《自然化学生物学》(Nat Chem Biol)在线发表题为 “MOZ和DPF2的双PHD锌指结构域选择性识别组蛋白巴豆酰化”(Selective Recognition of Histone Crotonylation by Doub

201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