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站|新一代精准医学—质谱组学与类器官前沿技术和临床应用研讨会
近年来,质谱技术的革新加快了多组学研究向定量化、高通量化发展。多组学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构建了精准医学体系的要素。而精准医学的构建,也离不开生物医学研究模型。近年来,兴起的类器官模型被广泛应用,克服了细胞系模型和动物模型体外培养丢失了肿瘤细胞的异质、移植成功率低、样本量大等问题。当多组学利器遇到类器官模型,对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会有怎样的创新和
研究人员发表基于离子淌度质谱的多维代谢物鉴定技术和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正江课题组发展了基于离子淌度质谱的碰撞截面积数据库(AllCCS),并开发出基于离子淌度质谱的多维代谢物分析技术,用于生命体内已知和未知代谢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离子淌度质谱(Ion Mobility-Mass Spectrometry)是一类能够根据分析物离子的尺寸、形状和电荷进行气相分离和检测的质谱技
2020 BD血液高峰论坛天津召开,流式技术助力中国血液疾病诊疗迎来“全程管理”时代
8月29日,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流式细胞术的领导者BD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共同举办的2020 BD血液高峰论坛暨第一届“血液病全程管理”与流式技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此次大会共邀请十余位血液病领域重磅专家针对骨髓衰竭与克隆性造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HLH、治疗后监测等血液病诊断及免疫监测相关话题分享交流。
Science:将圆二色光谱与质谱组合使用,可分离富含鸟嘌呤的DNA离子
2020年6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波尔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质谱法分离富含鸟嘌呤的DNA离子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6月26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ass-resolved 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 ion spectroscopy”。在这篇论文中,
Ana Chem:新技术帮助确定大脑的脂质构成
近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贝克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可以确定大鼠脑组织样品中特定的分子形式,位置和脂质数量。该技术比以前的方法提供更多的信息。
ACS Nano突破:一分钟就可以测出SARS-CoV-2的新技术!靠谱么?
2020年5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许多专家认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减缓SARS-CoV-2的传播至关重要。SARS-CoV-2是导致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因此,开发出比现有诊断方法更快、更简单、更准确的病毒诊断检测方法,将是一场竞赛。现在,研究人员在ACS Nano上报道,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基于晶体管的场效应生物传感器,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
PTMScan®技术:疾病相关信号通路高通量分析及相关标志物发现的质谱研究新策略
蛋白翻译后修饰(PTM)对蛋白的功能、定位、稳定性及疾病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键作用。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CST)开发了基于蛋白质组学的PTMScan®技术来专注于分析调节性PTMs。
质谱溶剂的技术要求及影响
质谱分析因其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同时测定多个目标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各种领域。尤其软电离的出现更让质谱走入生物领域,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我们将分享质谱溶剂的技术要求及其影响。
2019临床质谱与高端医学检验发展论坛在沪圆满闭幕
2019年12月20日,由生物谷主办,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南翔高科技协办的“2019临床质谱与高端医学检验发展论坛”在上海南翔高科商务中心圆满闭幕,现场座无虚席。此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知名质谱仪器厂商,第三方临床检验企业,医院医生等共同探讨临床质谱的发展前景,临床应用,同时有专业的技术讲座。南翔高科技经济城宗柳燕副总经理做了介绍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的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