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肿瘤微环境响应磁共振纳米诊疗剂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邹多宏团队合作,利用磁性氧化铁与硅酸锰纳米复合物制备出一种对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磁共振造影剂和药物递送系统,相关工作已被生物材料期刊Biomaterials 接收发表(DOI: 10.1016/j.biomaterials. 2018.12.004)。纳米诊疗一体化是当前研究肿瘤个性化治

2018-12-21

新型传感器技术如何改善人类疾病的诊疗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试图利用传感器技术来改善人类疾病的诊疗,那么在该领域科学家们都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 Biotechnol:重磅!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微型传感器 或有望加速癌症的诊断doi:10.1038/nbt.4316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雪城大学的科学

2018-12-18

裕策生物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巩固肿瘤免疫诊疗领先地位

2018年12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国内肿瘤精准免疫诊疗公司“裕策生物”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据悉,本轮投资由IDG资本领投,所募得资金将帮助裕策生物巩固在抗PD-1/PD-L1药物的肿瘤免疫诊断领导者地位,扩大临床与药企合作,同时快速推进高质量新生抗原(neoantigen)检测和验证服务,为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off the shelf”的高质量新生抗原靶点。自成立以来,

2018-12-10

优选生物标志物检测 护航儿科急重症诊疗

日前,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在厦门圆满举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春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朱晓东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覃丽君教授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杨妮教授出席“生物标志物儿科临床应用”罗氏诊断卫星会,同来自儿科、急诊、ICU、心内科等多领域专家就生物标志物在儿科诊疗中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刘春峰教授担任研讨会主席并在会上指出:“

2018-11-27

对话检验与临床:科学应用,合理解读 ——血清标志物优化甲状腺疾病临床诊疗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的甲状腺疾病发生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届全国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2018 NCCLab)”上,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林勇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陆汉魁教授从临床结合检验的角度,围绕甲状腺血清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解读,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享。林勇教授指出:“甲状腺疾病是一种相对简单而又

2018-11-27

中国首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社区指导原则》在沪发布

随着年龄增长,最怕骨头出问题导致“动不了”影响生活质量,去医院看病又怕耽误时间。新医改下,分级诊疗政策的逐步落地,这些问题将得到显著缓解。2018年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来临之际,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在上海发布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社区指导原则》(以下简称社区指导原则),参与编纂的多位权威专家到场并解读社区指导原则的亮点和重要意义,本次新闻发布得到默沙东的支持。 发布仪式

2018-10-22

人工智能引领尿检自动化,指导慢性肾脏病诊疗管理

慢性肾脏病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起病隐匿,早期就诊和治疗率低,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后,又一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疾病。近日,在长沙举行的“2018罗氏诊断尿液分析标准化及新技术研讨会”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检验科唐爱国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张时民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曹友德教授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与病理中心主任谢小兵教授就尿液检测在慢

2018-10-16

破解中国分级诊疗难题的新路径,让基层医生能“接得住,接得好”病人

新医改以来,我国大力推行分级诊疗政策,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现规范合理的就医秩序,缓解居民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但自改革以来,虽然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看病难”的问题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我国分级诊疗在全国各地稳步推行,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如今家庭医

2018-10-12

诊疗纳米药高度杀伤癌细胞

2018年9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正在兴起的抗肿瘤纳米技术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将药物靶向输送到肿瘤组织,减少药物在关键器官中的富集,以此降低副作用。这就促使了研究人员开发具有治疗药物和成像试剂的纳米载体,使得肿瘤治疗和肿瘤可视化合二为一。图片来源:PNAS近日来自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罗巴切夫斯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将放射性核素钇-90(90Y)标记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

2018-09-27

“见微知著,以稀为贵”肿瘤CTC精准诊疗一体化-2018年CSCO纳奥生物卫星会圆满落幕

2018年9月21日,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上,纳奥生物FOXGENE“第三代循环肿瘤活细胞捕获仪NextCTC临床研究进展”主题卫星会成功召开。现场高朋满座,精彩纷呈,共同探讨NextCTC临床研究意义及未来发展方向。我国大肠癌学科研究奠基人、原浙江医科大学校长、现任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树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由中日友好医院肺癌中心常务主任朱

2018-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