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 :北京大学邱晓彦团队揭示了促进癌症干细胞增殖的关键信号轴
免疫球蛋白(Igs)是由B系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分子,在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gs也由非B细胞表达,包括上皮细胞、心肌细胞、髓细胞、生精细胞和神经元。
中国科学院许瑞明/朱冰揭示去泛素化酶PR-DUB特异性去除核小体H2AK119泛素化的分子机制
Caly-AsxDEU结构缺乏结合底物,尽管可以从与泛素结合的UCH37 - RPN13xDEU复合体(UCH37也被称为UCH-L5)高度同源的结构中了解到很多关于泛素结合的信息。
Cell Reports | 周君/刘晓敏课题组合作报道METTL16调控mRNA帽结构识别促进翻译及肺癌发展
蛋白质翻译是基因表达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翻译失调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翻译起始是蛋白翻译过程的限速步骤,受多种因素严格调控,包括翻译起始因子、RNA结合蛋白、RNA修饰等。
Nature子刊 | 张晓辉/钟涛/李大力合作开发超高活性的腺嘌呤碱基编辑器及超高活性双碱基编辑器
在人类遗传变异类型中,单核苷酸变异(SNV)在疾病相关的突变中占据了近60%1,2,因此开发高效精确的基因编辑工具对于治疗棘手的遗传疾病带来了希望。碱基编辑器(Base editor,BE)最早由哈佛
孙金鹏/张岩/于晓/冯世庆团队揭示膜受体识别脂肪酸中不饱和双键并产生差异性信号转导机制
研究团队利用冷冻电镜解析了在4种脂肪酸配体(EPA、LA、9-HSA、OA)和小分子激动剂TUG891激活下的GPR120-Gi/Giq复合物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李晓江团队等首次证明,CRISPR基因编辑能有效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动物模型的病理变化以及行为症状
该工作利用AAV病毒载体表达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技术修复及敲除亨廷顿猪模型的突变基因,首次在国际上证明基因治疗能有效的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动物模型的病理变化以及行为症状。
范晓虎创立新一代细胞治疗公司,已完成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Wondercel Therapeutics创始人范晓虎博士表示,非常高兴能够获得元生创投的认可和支持。我认为细胞与基因治疗在未来的三十年里会是很多内科疾病治疗的主要治本手段,这个行业具有广阔的临床和
Nature子刊:许大千/吕志民团队揭示致癌信号打断生物钟节律并促进核酸合成的新机制
生物钟是生命活动的时序控制器,维系了器官组织和细胞水平的生命活动的有序协同,并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生物钟的紊乱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Nature:谢晓亮/曹云龙破解新冠演化趋势,当前群体免疫和疫苗加强可能无法预防
初步的单盲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喷雾吸入一次提供的即时保护可维持6—12小时,预防感染效率可达到80%以上,且成本较低,方便使用。目前正在进行更严谨的临床试验,预计将来可以大规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