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sl Med:开发出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的肺部微芯片装置
2012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刊登在11月7日的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使用活的人体细胞在微芯片中模仿肺部水肿,研究者使用这种肺部芯片模型(lung-on-a-chip)来研究药物的毒性以及开发出新型的疾病疗法。
PNAS:研究发现可用假肢回复触觉
一项研究提供了一个使用大脑电刺激通过假肢让没有能力感受接触的人们恢复触觉的一份蓝图。Sliman Bensmaia及其同事在猕猴身上测试了这种技术,通过直接刺激大脑的处理触觉的初级躯体感觉皮层(S1)从而传递操纵物体的关键信息。这些信号传递了关于一个物体对手施加的压力大小、它接触到手的哪一部份以及手究竟何时接触它的信息。首先,这组作者训练这些猴判断一个物体接触了它们的手的哪里。
Sci Rep:人类的触觉极限
本期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手指能够区分有小至13纳米凸起图案的表面和没有图案的表面。这一发现表明,人类的触觉极限也许能延伸到纳米尺度。 Mark Rutland及同事生成了具有褶皱波长(或称褶皱高度)在300纳米到90微米之间、幅度(褶皱宽度)在7纳米和4.5微米之间的16个在化学上相同的表面以及两个没有图案的表面。
Lab Chip:新微装置分离培养循环肿瘤细胞
近日,哈佛大学韦斯研究所仿生工程与波士顿AOS医院之间合作研究创造了一种微流体装置,可以收集稀少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以便进一步进行血液分析。循环肿瘤细胞已脱离原发肿瘤部位,并经常生成一个次级或转移性肿瘤灶。分离CTCs和培养以及后续的分析很困难。培养从血液中分离出的一种罕见的肿瘤细胞可以帮助改善病人对治疗的反应。研究结果发表在Lab Chip杂志上。
SFDA派调研组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调研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研制情况
2012年5月17日,SFDA调研组王宝亭等一行五人到位于兰州市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就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研制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研发现场,听取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负责人对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研制情况、前景规划的介绍,分析讨论了今后申报注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调研组表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发的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是一项重大科研成果。
Science:Cdc42的反馈调控机制调节裂殖酵母细胞极化状态
细胞极化对于正常的细胞分化和运动有着重要意义。保守的鸟嘌呤核苷三磷酸酶(GTPase)Cdc42通过调节细胞骨架的不对称性建立极化状态。但是,其具体机制仍很不清楚。Science杂志5月17日在线发表了Maitreyi Das等人的研究报告“Oscillatory Dynamics of Cdc42 GTPase in the Control of Polarized Growth”。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实验装置随神八遨游太空
2011年11月1日早5点58分07秒,满载国人希望的神舟八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并于3日凌晨与天宫一号完美对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正在太空傲游的神舟八号飞船中,搭载了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研制的生命科学研究装置,将实现在轨条件下,自动完成人类基因微流控芯片扩增实验,并在飞行任务结束后,随飞船返回地面。
Nature:科学家鉴别出负责触觉感知的关键细胞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个体触觉的一个古老的问题,研究者揭示了个体表皮下的细胞感知细微结构的分子机制。
Sci Transl Med:微流体装置可测镰状细胞贫血的严重程度
2月29日,发表在美国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称,美国研究人员日前设计了一种测量血流细微变化的微流体装置,可帮助医生预测镰状细胞贫血的严重性,研究人员已经为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较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目前全球约有1300万名患者。尽管医学界能轻松诊断这种疾病,但判断其严重程度的方法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