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过去30年全球温度升高或致植物“疯长”?

科学家在对过去30年的卫星图像分析后发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与干旱地区植物量呈现正相关   美国宇航局的卫星观测显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之内,地球温度 上升了大约0.6摄氏度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详细研究了1982年至2010年间的卫星图像后发现,非洲、中东和澳大利亚内陆地区的植物生长与二氧化碳浓度存在关联,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位于干旱地区的植物出现“疯长”的现象...

2015-03-26

Diabetes:凉爽的卧室温度可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活动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晚上将温控器向下调低,可扩展棕色脂肪组织的量和活性,这可能对代谢带来好处,如帮助机体更有效处理葡萄糖。 研究人员发现,轻度、持续寒冷暴露足以扩大褐色脂肪组织的量和活动,同时暴露于温暖

2014-07-28

1736年9月16日,温度表和气压表的发明者华伦海特逝世

1、1736年9月16日,温度表和气压表的发明者华伦海特逝世。 1736年9月16日,温度表和气压表的发明者、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华伦海特(1680-1736)逝世。华伦海特1709年发明了第一只实用酒精温度计。1714年又改用水银作测温物质制成水银温度计,定出了历史上第一个经验温标──华氏温标,使温度测量第一次有了统一的标准。从而使热学走上了实验科学的道路。华伦海特还进行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2015-03-26

房间温度居然影响癌症治疗效果?

近日,来自美国纽约Roswell Park癌症中心免疫系的Hylander研究组发现,房间温度引起的应激可以通过对β2-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来抑制癌症治疗的效果,相关结果发表于3月10号的《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上。

2015-03-12

Health: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孩子的体温并不可靠

 人体的温度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体温不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下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虽然测量直肠和口腔的温度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体温,但都因实践起来不便而不被采用,最常见的测量体温的

2015-03-26

:揭示鱼类中温度与性别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12月29日,据《每日科学》报道,一项由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海洋科学研究所领导、基因组调控中心(CRG)研究人员共同合作的研究,发现了鱼类中温度和性腺性别之间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在雌鱼中,高温会增加性腺芳香酶启动子的DNA甲基化。 环境温度对性别决定有影响。有些物种,如大西洋银边鱼,其性别决定主要取决于温度。

2011-12-31

Science:科学家揭开新型DNA修复解链酶的结构及其相关功能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利用两种创新性的实验技术首次观察到了DNA修复特殊关键蛋白的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相关研究或可为解析生物学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2015-04-20

NNB Med:纳米颗粒抗肿瘤的温度影响

在寻找通过免疫系统来刺激机体抗肿瘤效应的方法中,来自Norris Cott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发现,精确的温度往往会导致机体产生不同的广泛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抵御转移性疾病的发生,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上。

2015-04-15

李唯奇等研究植物适应温度快速变化机制获进展

温度是影响植物地理分布、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植物适应高温或者低温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方式,是改变细胞膜的组成以调整膜的流动性,最终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一般情况下,植物膜脂以饱和度的升高适应高温、降低适应低温。但是,膜脂饱和度的变化是一个复杂而耗能的过程。

2011-07-28

Biol Rev:杜卫国等爬行动物胚胎响应温度变化研究获进展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动物如何应对环境温度变化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公众的关注。成年动物可通过行为响应等抵御温度剧烈波动的不利影响。那么,同样暴露于复杂温度环境中的卵生动物胚胎如何应对?传统观点认为胚胎缺乏主动调控能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杜卫国研究组最近的研究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胚胎并非仅仅被动依赖于环境,而是能主动采取行为和生理策略适应环境”。

201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