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日研究发现一种化合物能促进角膜神经再生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冈野荣之率领的研究小组最新发现,一种化合物能促进被切断的角膜感觉神经再生。 角膜有丰富的感觉神经,但在近视矫正、角膜移植等手术中,感觉神经可能被切断,感染也可能破坏神经,损害患者的视力。通常感觉神经再生需要数个月至一两年左右时间,促进神经再生则能改善症状。 研究小组注意到,一种称为“臂板蛋白3A”(sema3A)的蛋白质会遏制神经生长。

2012-11-18

网传常戴隐形眼镜角膜会长虫子 专家称言过其实

最近微博上关于隐形眼镜的话题很流行:经常戴隐形眼镜的王敏,看东西模糊不清。医生发现10多条小虫子正在咬食王敏的角膜。所患的是阿米巴角膜炎,能导致失明。据门诊统计,有5%的患者患此病等等。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近来几乎每天都有佩戴者来人或来电询问,专家称言过其实。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医师洪朝阳介绍:不正确戴隐形眼镜,的确会引起各种感染,包括细菌、真菌和原虫感染。

2015-03-26

:干细胞能够修复受损眼角膜

新眼角膜(cornea)移植可能是阻止病人眼睛变瞎的唯一方法,但是捐献的角膜存在短缺,因而排队等待角膜移植的队伍比较长。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萨尔格学院(Sahlgrenska Academy)的科学家第一次成功地在人角膜上培养干细胞,并且长期而言,这可能导致人们不再需要捐献者捐献角膜。 在瑞典,每年需要进行大约500例角膜移植手术,而在全世界则这一数字大约是10万。

2012-11-18

Ophthalmology:眼角膜移植效果或与捐赠者年龄关系不大

如果你需要眼角膜移植来改善视力,也许不用太过担心捐赠者的年龄。

2013-12-04

Am J Transplant:新策略或可改善角膜移植的成功率

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研究发现,当小鼠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干扰素γ分子(IFN-γ)活性被阻断,同时小鼠共享了相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基因型作为供体角膜特性,那么小鼠进行角膜移植的接受率便可以达到90%。

2014-01-05

新加坡科学家找到了决定中央角膜厚度的基因

新加坡和来自另外14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合作研究,用了大约4年的时间,从拥有超过三万个基因的人体基因组中,找出了能决定中央眼角膜厚度的27个基因。 这项世界首次的新发现,将有助科研界更好地了解因角膜厚度出现异常而引发的眼疾,包括青光眼。锁定控制中央眼角膜厚度或圆锥角膜病的基因后,未来可按患者基因为他们的患病风险分级,并为那些有高风险的患者提早治疗。

2015-03-26

天然抗菌肽治疗耐药菌感染性角膜

随着传统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滥用,在临床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耐药菌株,如携带NDM-1质粒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万古霉素致病菌等,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生素对这些耐药菌已无疗效,成为目前特别是今后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自然界各种来源的天然抗菌肽目前成为人们研发新型抗生素的希望。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课题组在张云研究员带领下,该课题组李盛安博士等在

2014-06-20

AAC:张云等天然抗菌肽治疗耐药菌感染性角膜炎研究获进展

随着传统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滥用,在临床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耐药菌株,如携带NDM-1质粒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万古霉素致病菌等,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生素对这些耐药菌已无疗效,成为目前特别是今后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自然界各种来源的天然抗菌肽目前成为人们研发新型抗生素的希望。

2014-06-19

PNAS:基因FoxC1保护人与小鼠角膜透明性

透明的角膜是视觉所必需的,这也是为什么眼睛进化成无血管滋养角膜原因。但是,对于世界上数百万人来说,眼疾或创伤能引起血管生长,引起失明。 一项新的西北医学研究已鉴定出一个在维持人与老鼠角膜透明度起这要作用的基因--可能被用作基因治疗来治疗导致失明的疾病。文章发表在《国家科学研究院学报》(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2012-11-18

Hum Mol Genet:研究揭示圆锥角膜病背后的致病基因

现在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已经确定退化性眼部疾病患者中的一种基因变化。Ageing and Chronic Disease研究所研究人员Colin Willoughby教授研究发现,一个基因变化-- ZNF469,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揭示圆锥角膜

201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