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Cycle: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控制体内脂肪组织形成
电脑游戏透露视网膜信息
研究者几十年前就了解到,眼睛除了可以探测到光之外,还能做更多其他的事情。在将信息传送到大脑前,视网膜内的神经元细胞还能处理基本的情景信息,但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处理信息至今仍是一个谜。
Arch Ophthalmol:ω- 3减缓视网膜色素变性进展
一篇发表在JAMA/Archives期刊之一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上的报道,揭示患视网膜色素变性成年人服用VitA补充剂4至6年后,距离和视网膜视力年下降率缓慢,因服用富ω- 3脂肪酸的饮食。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视网膜受损伤的眼疾。全世界大约2百万人(约1/4000)受这种典型的引起夜盲的疾病影响。
Exp Biol Med:双重基因疗法有助色素性视网膜炎治疗
在2011年10月发表于《实验生物学与医学》期刊的文章中,由Steven Tseng博士所领导的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团队报告,借助双重基因疗法可于色素性视网膜炎老鼠动物模式中达到光受器的暂时性功能保留。 色素性视网膜炎为一异质性疾病,特征为渐进性的杆状光受器退化所造成的夜盲症以及最终所造成的全盲。
Cell Stem Cell: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
研究人员在眼睛后部的单层细胞---已知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它的下面含有光敏感性视网膜的光受体---里鉴定出中枢神经系统的成体干细胞。2012年1月6日,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期刊上。 这项新研究表明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拥有自我更新的干细胞,当处于合适条件下能被唤醒产生活跃增长的细胞培养物。
Nat Photonics:科学家开发新视网膜假体 原理类似太阳能电池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3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开发出一种类似于太阳能电池系统的视网膜假体,可通过手术植入视网膜下面,帮助那些因退行性眼病而失明的患者恢复视力。相关论文发表在今天出版的《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患者,其视网膜感光细胞缓慢退化,最终会导致失明,但内部视神经基本未损,还能将来自感光细胞的信号传输给大脑。
:皮肤如视网膜用感光功能防晒伤
当你走到太阳下,感受阳光的不只是你的双眼。你的皮肤也与视网膜一样含有光感受器,从而能够迅速对有害的紫外线辐射采取防御。 皮肤通过产生黑色素而变黑,黑色素可以保护DNA不受紫外线的损伤。我们已经知道,在被太阳暴晒几天后,阳光中的UVB紫外线才会使皮肤增加黑色素的产生,以应对皮肤中的DNA损伤。但是,阳光中的UVA紫外线却可以在几分钟内就促进黑色素的产生。
:利用人类血细胞构建出初始视网膜结构
对人血细胞进行重编程而产生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培养72天后形成初始视网膜结构:这种结构含有一些特化细胞,如它的外层和内层分别存在着光受体细胞(红色)和神经节细胞(绿色),而位于中层的每个细胞核用蓝色表示。这些细胞层类似于人类眼球正常发育时形成的多层结构。
Biofabrication:用3D打印让视网膜细胞精准“站队”
英国研究人员12月18日报告说,他们利用3D打印技术首次让大鼠的两种视网膜细胞,按照其在视网膜组织中的原本方位精准排列队形,以期未来用这项技术修复受损视网膜组织,进而治疗失明。
JBC: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质死亡之前表现巨大“潜力”
2012年12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其在“死亡”之前或可以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研究揭示了视网膜细胞瘤肿瘤抑制蛋白的非传统型的生活方式,这或许帮助研究者开发新型的抵御癌症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