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子刊:利用多能性干细胞制造三维微型视网膜

德国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利用小鼠或人干细胞高效地制造三维视网膜类器官的方法。他们制造的“微型视网膜”为研究视网膜生长、损伤和修复提供新的视角。

2016-04-05

Sci Rep:新技术将干细胞变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了一种新型技术,其可以将人类干细胞有效转化成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这种干细胞位于视网膜中,其可以将眼睛中的视觉信号传送至大脑,而这类干细胞的死亡或异常会引发某些疾病患者的视觉丧失,比如青光眼或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相关研究发表于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

2015-12-03

徐国彤:视网膜下腔移植不同干细胞对大鼠视网膜变性的干预作用

2015年11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11月06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5(第七届)干细胞技术与临床转化论坛在上海君衡城市酒店举行。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徐国彤院长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视网膜下腔移植不同干细胞对大鼠视网

2015-11-10

细胞治疗视网膜变性:脂肪干细胞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徐国彤,现任同济大学医学生命科学学部副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在会议上,徐院长分享了干细胞治疗视网膜变性:脂肪干细胞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的演讲。

2015-06-19

徐国彤:干细胞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徐教授在报告中提出ESC和iPSC治疗RD的临床应用,以完全分化为成熟的RPE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在细胞整合及疗效方面不是很完美。

2015-06-15

Stem Cells Dev: 视网膜前体细胞增值与分化选择研究获得突破

最近的研究证实了microRNA(miRNA)在干细胞增值和分化中的重要作用。MicroRNA-9 (miR-9)是在脑中丰富的miRNA。然而miR-9在视网膜前体细胞(RPC)的增值和分化中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 Gu P研究团队发现miR-9在RPC命运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miR-9的表达和核受体TLX反向相关,TLX是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的重要调节子。在RPC中过表达miR-9下

2015-03-26

【行云学院】徐国彤: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变性研究进展

本报告结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简要介绍,重点报告我们实验室进来研究所取得的进展,特别是MSC和ADSC在RCS大鼠的移植后的存活、迁移、整合、分化情况,以及这些干预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并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变性及其他临床应用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2015-03-26

细胞探秘:让视网膜“重生”

山中伸弥拿到了诺贝尔医学奖,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干细胞研究者也同时吐气扬眉了一把。这种神奇的细胞被科学家们称之为“上帝细胞”,如同上帝粒子一样,它能分化、成长为人体的任何器官,眼、耳、鼻、喉、大脑、肾脏、神经……当然也包括视网膜。

2013-04-27

Nat Cell Biol:发育中视网膜细胞的瓦氏效应

近日,研究者发现处于增殖期的非洲爪蟾的视网膜细胞采用的是有氧糖酵解而不是氧化磷酸化。表明以往Warburg effect只发生在肿瘤细胞中的认识是片面的,Warburg effect或许普遍存在于增殖代谢中。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Nature Cell Biology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