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FC:每天一杯咖啡或可抑制个体的视网膜损伤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韩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每天喝一杯咖啡或可抑制视力的恶化以及视网膜的损伤。
Neuron:斑马鱼发育期视网膜兴奋性突触功能的长时程增强
Neuron杂志于8月9日发表了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研究组题为“斑马鱼发育期视网膜兴奋性突触功能的长时程增强”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运用在体研究方法,首次发现了视网膜突触功能在发育时期具有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的能力。该工作主要由博士生魏宏平等在杜久林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
Nat Neurosci:揭示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的分子机制
2013年3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世界范围内,25,000人中就有1人受到II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NF2)影响,这种疾病由于缺少肿瘤抑制子Merlin而引发,常常引发大脑和神经系统多种肿瘤发生。患者通常在同一时刻发生20至30处肿瘤,常常导致听力缺失、残疾甚至死亡。那些NF2患者常常会发生周围神经病变。
BBAMBD: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突变可引发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全世界的患病人数已接近10亿,每年有接近760万的患者死于该病。我国每年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医疗费高达360多亿元。因此,高血压病是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IOVS:中药迷迭香成分对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2012年11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 草药在亚洲整个历史及早期欧洲文化中被广泛使用。最近几年,草药受到了西方医学的重新关注。目前,科学家们正从许多药材中分离提取活性化合物,并记录它们的抗氧化及抗炎症作用。
EJHG:新方法或为治疗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提供思路
细胞中的基因疗法应用于线粒体。 (Image: Ron Boardman/Getty Images) 在细胞中,线粒体就像小型发电机一样为机体提供能量,但是当线粒体功能发生错误,就会引发一系列疾病。产生疾病的根源就在于线粒体中的DNA的突变,线粒体中的DNA和细胞核中的DNA是不同的。由于线粒体异常所导致的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可以引发成年人丧失视力。
Nat Commun:干细胞: 从人类干细胞到感光视网膜
本期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有感光能力的视网膜组织已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被生成。这项工作为研究人视网膜发育和造成失明的疾病提供了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