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达黎加科学家领衔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研究
据哥斯达黎加《民族报》8月26日报道,哥生物治疗专家加利塔(Marcela Garita)女士正在法国巴黎视力研究所领导一个由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及电子生理学家组成的7人团队,研究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方法。这是一种由于视网膜病变退化,造成病人逐步丧失视力直至失明的病症。该病大多来自遗传,首先影响远看和夜间视力,最终完全失明;较为少有,一般认为每三四**中会有一例;目前尚无有效治愈
罗文波/袁逖飞合作团队发现戒断期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时间知觉的动态变化
时间是构成现实世界极其重要的维度之一,人类对它的探索也从未停止。它也是个永恒的话题,哲学家,物理学家等等一直在探索它。时间也和人类生存进化密切相关,可能在远古时期,人类为了捕猎,就必须准确掌握动物的出没规律;为了耕种,就必须了解四季气候的变幻,并且需要形成时间记忆,流传下去。而在如今,对时间的测量要求可能更高,比如,对各种精密仪器的控制、精准医学的实施。其中的原因不仅在于它
优卡迪、宜明细胞、波睿达CD30 CAR-T均获发明专利授权
CAR-T疗法是肿瘤免疫疗法的三大马车之一,其中以CD19为靶点的CAR-T疗法已在血液癌症上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淋巴瘤中,存在着不表达CD19的癌细胞,因此CD19 CAR-T对于这类淋巴瘤无能为力,这时就需要有新的靶点来弥补其缺陷,而针对CD30是目前治疗这类淋巴瘤最有希望的靶点之一,相关临床前研究已经证实了CD30 CAR-T治疗的可行性。以该靶点为开发的CAR-T将有望是解决其它淋巴瘤的有
首个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治疗药物!诺华眼科药物Lucentis在欧盟获批第7个适应症!
2019年09月09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眼科药物Lucentis(ranibizumab,雷珠单抗)近日在欧盟监管方面传来喜讯。欧盟委员会的(EC)已批准Lucentis(10mg/mL)用于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这是一种罕见的眼病,也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Lucentis是欧盟批准的第一种也是唯一一个治疗ROP的药物,该
深度学习方法可协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成年人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着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糖尿病确诊患者超过9000万,隐性患者近1.5亿人。糖尿病病史10年患者中DR的发病率为50%,超过20年DR的患病率几乎为100%。据美国Wisconsin糖尿病性视网
强生Tracleer(全可利®,波生坦分散片)在中国获批,治疗儿童肺动脉高压(PAH)!
2019年09月12日/生物谷BIOON/--强生旗下杨森医药公司爱可泰隆(Actelion)近日宣布,波生坦分散片(全可利®,英文品牌名:Tracleer,通用名:bosentan)(规格:32mg)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儿童肺动脉高压(PAH)。波生坦分散片(全可利®)由此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儿童肺动脉高压患者用药。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慢性、危及生命
J Neurosci:细胞死亡后,视网膜会自我重组
2019年7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发表在《JNeurosci》杂志上的一项对老鼠的研究,经过基因治疗后,视网膜可以自我重组,恢复正常的光反应。失明通常是由杆状光感受器死亡引起的,杆状光感受器是视网膜中的一种细胞。图片来源:Wang et al., JNeurosci 2019目前已经开发出来的治疗方法可以挽救濒死的视杆细胞,但目前还不知道视网膜在治疗后能否自我重建,而这是恢复视
首个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治疗药物!诺华Lucentis第7个适应症获欧盟CHMP推荐批准
2019年07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眼科药物Lucentis(ranibizumab,雷珠单抗)近日在欧盟监管方面传来喜讯。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积极意见,推荐批准Lucentis(10mg/mL)用于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这是一种罕见的眼病,也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现在,CHMP的审查意见将递
Science子刊:视网膜中蛋白RBP3的增加可阻止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19年7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影响35%以上患者的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内源性保护因子可能解释为何仅有一小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乔斯林糖尿病中心和哈佛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以患有1型糖尿病5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中,35%以上的人没有出现糖尿病视
遗传致盲性视网膜病 治疗新模式亟待推进
经常会在一些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情节:其中一位主角失明后被送往医院进行检查,最终诊断患的是一种遗传致盲性视网膜病,并被告知这种病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无法治愈。当现场观众看到这一幕,大多数不禁为其遭遇感到惋惜。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遗传致盲性视网膜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常见病因是由于视网膜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变性,导致无法正常感知外来光线。由于人眼视网膜的组织结构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