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眼冒金星为光线斑点 视网膜传错误信息是主因

来自加州大学神经科教授罗伯特解释说:“人的大脑中有专门负责传递视觉信号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可以把人眼传过来的信息翻译成我们看到的的任何东西。但人脑受到重击后,这些神经细胞就会发生震颤,如果你刺激到大脑,它会产生一种反应,而戳动枕叶则会产生图像。” 其实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比如你捡东西时候无意磕到了桌子,由于头部受到撞击而停止运动,但这时你的脑部将被脑脊液包围,它会对脑部起到保护作用。

2015-03-26

JAD:大脑成像技术有助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主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全球数百万人因该疾病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寻找新的、更精确的诊断方法对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尤为关键。 近日,Pravat K. Mandal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共同研究开发出一种完全无创的大脑成像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测出脑内某些特殊化学物质的变化,这为病变于大脑海马区AD的早期诊断拉开了序曲。

2012-11-18

奇目成像:40年的移动式X线技术创新

德国纽伦堡2012年5月4日电 /美通社亚洲/ -- 来自于德国市场及创新领导者的移动式 C 臂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医院 奇目成像医疗器材集团 (Ziehm Imaging) 40年来一直致力于移动 X 线成像,是广受认可的移动式 C 臂技术领导者。近年来通过提供创新型的解决方案,奇目成像在快速发展的移动式 X 线技术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12-05-07

Cell Stem Cell: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

研究人员在眼睛后部的单层细胞---已知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它的下面含有光敏感性视网膜的光受体---里鉴定出中枢神经系统的成体干细胞。2012年1月6日,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期刊上。 这项新研究表明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拥有自我更新的干细胞,当处于合适条件下能被唤醒产生活跃增长的细胞培养物。

2012-11-18

Nat Photonics:科学家开发新视网膜假体 原理类似太阳能电池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3日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开发出一种类似于太阳能电池系统的视网膜假体,可通过手术植入视网膜下面,帮助那些因退行性眼病而失明的患者恢复视力。相关论文发表在今天出版的《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患者,其视网膜感光细胞缓慢退化,最终会导致失明,但内部视神经基本未损,还能将来自感光细胞的信号传输给大脑。

2012-11-18

:皮肤如视网膜用感光功能防晒伤

当你走到太阳下,感受阳光的不只是你的双眼。你的皮肤也与视网膜一样含有光感受器,从而能够迅速对有害的紫外线辐射采取防御。 皮肤通过产生黑色素而变黑,黑色素可以保护DNA不受紫外线的损伤。我们已经知道,在被太阳暴晒几天后,阳光中的UVB紫外线才会使皮肤增加黑色素的产生,以应对皮肤中的DNA损伤。但是,阳光中的UVA紫外线却可以在几分钟内就促进黑色素的产生。

2012-11-18

大脑成像技术:分辨率水平达毛细血管级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汪立宏(Lihong Wang)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新的高速、高分辨率的成像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对活体小鼠大脑的血流、血氧、氧代谢和其它功能进行检测,速度比此前的方法都要快。

2015-04-13

奥林巴斯在体/活细胞成像技术专题

生命科学领域资深光学显微镜技术工程师们,带您了解活体/组织、活细胞成像相关技术......

2014-07-17

核磁共振新技术:歌唱时也能成像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唱歌或是说话时,需要人的胸部、颈部、下颚、舌头和嘴唇等处上百种肌肉相互协作才能发出声音。利用新发明的一种超高速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美国贝克曼高等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现在能够对这些肌肉的协作进行成像,研究这些协作的进程。

2015-04-27

庄小威再突破成像技术,最棒的成果是下一个!

庄小威在单分子成像技术领域又做出突破并登上《科学》杂志。3月15日,小威和87少同班同学见面时称:最棒的成果是下一个。

201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