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重症抑郁症患者的意识下情绪加工异常

最新一期的学术期刊PLoS One刊登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杨志助理研究员、蒋毅研究员联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研究成果:"Altered negative Unconscious processing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 exploratory neuropsychological study.” 异常的情绪体验和调控是重症抑郁症

2011-12-02

NRR:葡萄籽提取物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益

许多视网膜神经疾病涉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而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氧化应激。 最新研究表明,葡萄籽提取物可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害。由此,中国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和Daxiang Lu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RGC-5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株和视网膜组织块实验证实,葡萄籽中富含的低聚原花青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拮抗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2013-11-03

Genet Med:妊娠期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第13与18号染色体异常

一个新的基于DNA的产前血液测试,这个测试可以鉴定唐氏综合征妊娠,它也能鉴定另外2个染色体异常:18号染色体三体(爱德华兹综合征)和13号染色体三体(巴陶氏症)。此测试可以提供早至10周妊娠妇女的所有这三个缺陷,该妇女已被确定为这些异常的高风险性。 这些是国际上多中心研究的结果,已在线发表在二月二日期刊《医学遗传学》(Genetics in Medicine)上。

2012-11-18

Schizophr Res:精神分裂者正常兄弟姐妹表现出面孔情绪加工异常

近日,国际杂志Schizophrenia Research在线刊登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Facial emotion processing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their non-psychotic siblings: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文章中...

2012-02-10

Diabetes:糖尿病患者肠道“品尝”甜味食物的机制异常

2013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当我们谈论“甜味食物”时,大多数人认为只有我们的舌头能“品尝”到甜味食物,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在人体中的某些部位存在着甜味受体。Adelaide大学神经肠研究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Richard Young博士称,味蕾并不是“品尝”到甜味食物的唯一部位,身体其他部位如肠道也检测甜味。

2013-08-24

Cell:生长因子HB-EGF在斑马鱼视网膜修复中起关键作用

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健康系统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斑马鱼在遭受损伤后能够再生受损视网膜的机制,这一研究结果提示着有朝一日也能够人类身上发挥同样作用的新策略,从而潜在性地允许医生利用这些策略延缓或逆转诸如视网膜黄斑变性和青光眼之类的疾病。

2012-02-16

美科学家称濒死体验是异常脑电波活动所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有人认为他们能够看到来世的情景,还有人声称自己的灵魂离开身体漂浮在空中,观看医护人员正在抢救自己。事实上,濒死体验并不神奇,目前,美国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这并非是人们看到自己的来生,所谓的濒死体验只是心脏骤停时异常脑电波活动。 美国科学家在一项老鼠实验中发现,垂死老鼠的异常脑电波活动将解释“濒死体验”的神秘成因。

2013-08-19

J Neurosci:特殊的基因调节子对成年人的视力及视网膜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2013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布法罗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清晰的图片,其可以揭示哺乳动物视觉系统的发育过程,这对于揭示人类视网膜疾病的起源及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思路。

2013-08-14

Nature:视网膜中的神经元(封面)

本期封面所示为在一块小鼠视网膜中重建的950个神经元中的7个以及它们的相互接触点(青色球,代表579,724个接触点中的112个),同时还有它们的接触矩阵(见168页)。本期Nature上的三篇论文用视网膜作为一个模型来从单个突触接触点的层面到远程树状相互作用的层面比对神经回路。Helmstaedter等人利用电子显微镜来比对由近1000个神经元组成的一个哺乳动物视网膜回路。

201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