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Life:揭示细胞测量自身表面积用以确定分裂时间的分子机制

来自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植物进行数学运算的机制,研究者在文章中阐明了植物细胞如何进行自身尺寸的测量,细胞的尺寸对于其决定何时分裂非常关键。

2014-04-03

PPB:疏叶骆驼同化枝和叶对弱光适应机制

遮阴处理限制了疏叶骆驼刺的正常生长。弱光使分配向叶的生物量增加,而分配向同化枝的生物量减少。

2013-12-13

RJ:人类活动对疏叶骆驼再生长的影响

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剧增,干扰对生物个体、种群动态、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理逐渐成为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中植物对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人类干扰的反应是生态学上的一个关键问题。各种干扰事件如放牧、火烧、风沙、砍伐和刈割对植被的作用都是干扰的生态作用研究的组成部分,这些干扰对植被更新和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2012-12-26

JBC:研究人员在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簇方面取得新成果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科学家与剑桥大学合作在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簇方面取得新成果

2014-06-06

PNAS:解析重要表面蛋白

来自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hape change in the receptor for gliding motility in Plasmodium sporozoites”的文章,完成了疟疾发生的重要表面蛋白的结构测定,并从中获得了功能启示。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2012-12-27

J Virol:陈新文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变异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病毒学核心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陈新文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at the positions 122 and 145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determine the antigenicity and immunogen

2012-11-18

HIV表面一种重要蛋白结构被解析

2013年11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美国的一组科学家解析出了HIV表面一种重要包膜蛋白质结构。这种包膜蛋白决定了HIV进入人体细胞和感染的功能。这一成果发表在Science Express上。研究人员介绍道,这是第一次人类解析出一整个包膜蛋白结构,此前的研究主要是解析包膜蛋白的某一个亚基结构。这一成果使人类能够更好的认识HIV表面结构,有利于未来艾滋病病毒疫苗研发。

2013-11-05

Science:HIV病毒表面蛋白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

经过近20年的努力,科研人员终于人工制造出了一个据他们称在结构上能够模拟HIV表面蛋白天然结构的人工蛋白。

2013-12-02

石墨烯表面细胞膜模型可作为新型药物输送模型

2013年10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联合开发出一种在石墨烯表面固定细胞膜用于药物输送研究的模型。这种方法能够将细胞膜表面的细节呈现在研究者面前并提供一个新的方法供研究人员研究药物如何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研究人员是通过一种名为脂类沾笔奈米显微系统的方法将磷脂膜固定在石墨烯表面的,其精度可达纳米级。

2013-10-21

:首次发现人肾脏足状细胞可以再生

足状突细胞(podocyte)是肾脏中一种特殊类型的上皮细胞。在90%以上的所有慢性肾脏疾病当中,足状突细胞受损。如今,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发现一种意想不到但又常见的Wnt信号传导途径调控足状突细胞再生,这也是第一次揭示这些细胞在肾脏发挥正常功能期间如何可以再生和自我更新。这一发现是一次重大的进步以便人们有朝一日治疗性地诱导这些细胞发生分裂,从而能够用来治疗慢性肾脏疾病。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