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Immunol:揭示细胞表面受体如何诱导T细胞辅助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近日,来自布里格姆妇女医院(BWH)移植研究中心的研究者Xian Chang Li博士通过研究揭示了淋巴细胞CD4+ T细胞如何发育成为成熟T细胞辅助细胞的不同小分子亚集。研究小组同时也揭示了细胞表面分子OX40是T细胞辅助细胞强有力的诱导剂,体外环境中,T细胞辅助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白细胞介素9(IL-9)(这种T细胞称为TH9细胞),在机体内,TH9细胞对发生中的炎症可以产生明显的效应。
2012-11-18
PNAS:解析重要表面蛋白
来自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hape change in the receptor for gliding motility in Plasmodium sporozoites”的文章,完成了疟疾发生的重要表面蛋白的结构测定,并从中获得了功能启示。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2012-12-27
J Phy D: App Phy:等离子手电筒可有效杀死皮肤表面的细菌
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手提式电池供电的等离子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在瞬间清除皮肤上的细菌 近日,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手提式电池供电的产生等离子的装置(等离子手电筒),这种装置可以在瞬间清除皮肤上的细菌。这种设备经常用于急救行动、天然的灾难场所、战场以及偏远的地区。研究者发明了这种等离子的手电筒仅仅需要12V的一组电池来带动,不需要任何外部的能源以及电力系统。
2012-11-18
Nat Rev Microbiol:粘膜表面的新屏障
对于许多病原体而言,其进入宿主的初始点是粘膜上皮细胞,而宿主的免疫系统会在这一表面部署若干个防御机制,包括黏液自身。如今,Barr等人指出,噬菌体或许会在宿主的粘膜表面构成一个额外的抗菌防御机制。 作者对一系列生物体的粘膜表面进行了采样,并且发现,与周围环境相比,噬菌体与细菌的比例在这些表面上大约是前者的4倍。
201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