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5%多发性骨髓瘤表达CD33 唯一靶向药物Actimab-M获支持

 在近日举行的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Actinium制药公布多发性骨髓瘤药物Actimab-M积极数据。通过对大量相关患者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25%的患者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上存在CD33表达,这也就合理支持了靶向定位该抗原,进一步为应用Actimab-M治疗该适应症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Actimab-M仍是唯一一种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33的靶向药物。此次分析是首次大规模地分析美国患者

2017-12-14

研究揭示植物中存在着广泛的单等位基因表达

 单等位基因表达(monoallelic gene expression)是指在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一个基因的全部转录本均来自一个等位基因的现象。群体水平的细胞表达谱分析(bulk analysis)表明,印记效应与等位基因间的相互抑制作用是产生单等位基因表达的两种可能的机制。由于群体水平的分析可能低估了单细胞内单等位基因表达的普遍程度,单细胞水平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揭示细胞内的单等位基因

2017-12-05

PLoS Comput Biol:乳腺癌细胞的蛋白互作网络或能改变基因的表达情况

2017年12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相比健康细胞而言,一种特定的基因或许在乳腺癌细胞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功能,而这或许归咎于细胞中相互作用蛋白网络的改变。图片来源:Nephron/Wikipedia 此前研究人员发现,单一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能够在细胞中表现出不

2017-12-03

利用表达PD-L1的造血干细胞有望治疗1型糖尿病

2017年11月17日/生物谷BIOON/---蛋白PD-L1在来自1型糖尿病小鼠和1型糖尿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中是缺乏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通过灌注事先经过处理产生更多的蛋白PD-L1的造血干细胞,成功地逆转了小鼠模型中的1型糖尿病。这些造血干细胞抑制来自小鼠和人类的胰岛细胞中的自身免疫反应,并且逆转糖尿病小鼠中的高血糖症。相关研究人员发表在2017年11月15日的Sci

2017-11-17

在我们的身体里,近三分之一的基因在男女中表达不同!

2017年11月15日/生物谷BIOON/--大多数人都知道男女之间存在遗传差异。男人有X和Y性染色体,而女人则拥有两条X染色体。我们知道,这些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男女中不同。不过最近一篇文章表明,除了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外,还有第三个"染色体组"在男性和女性中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这些新数据将对科学、医学甚至性别平等问题都可能带来挑战。图片来源:www.shutterstock.com人类基因组事实上

2017-11-15

多篇Nature揭示调节人基因表达的基因组图谱

图片来自Darryl Leja/NHGRI。2017年10月12日/生物谷BIOON/---接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研究人员绘制出记录人DNA中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片段的详细图谱。这种影响基因表达的方式是一个人的基因组产生可观察到的性状如头发颜色或疾病风险的一种关键的方法。对个人的基因组变异如何导致生物学差异(如人组织和细胞的健康状态和患病状态)感兴趣的科学界而言,这种图谱是一种至关重

2017-10-12

日本科学家发现 PUF60能调控乙肝病毒RNA表达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具有部分双链松弛环状DNA基因组的包膜病毒。全球约有2.4亿人长期感染HBV。据估计,每年有100万人死于与HBV相关的严重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是目前治疗HBV感染者的主要药物,但是当病毒基因处于共价闭合环状(cccDNA)形式时,这些药物不能达到清除HBV的目的。为了实现病毒学治愈,需要深入了解病毒复制、持久性和潜伏期的分子机制,以开发

2017-10-13

Nat Genet:科学家们发现基因表达的新奥秘

2017年10月6日/生物谷BIOON/---最近,来自西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你发现了果蝇体内一种叫做Trr的酶以及哺乳动物体内一类叫做MLL3/MLL4的酶的催化活性。上述酶类是COMPASS家族成员,此前研究发现其对于基因的表达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作者发现这些酶的活性对于果蝇的存活或者哺乳动物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并非必需。这一发现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文章结

2017-10-07

Science Bulletin:揭示植物中存在单等位基因表达

单等位基因表达(monoallelic gene expression)是指在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一个基因的全部转录本均来自一个等位基因的现象。群体水平的细胞表达谱分析(bulk analysis)表明,印记效应与等位基因间的相互抑制作用是产生单等位基因表达的两种可能的机制。由于群体水平的分析可能低估了单细胞内单等位基因表达的普遍程度,单细胞水平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揭示细胞内的单等位基因表达现象。中国

2017-10-01

阿尔茨海默病基因表达谱与调控网络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课题组的研究论文A systematic integrated analysis of brain expression profiles reveals YAP1 and other prioritized hub genes as important upstream regulators in Alzheimer's disease 发表在Al

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