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我国科学家在水稻对稻瘟病真菌广谱抗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何祖华(He Zuhua)课题组报告了一个新的免疫-代谢调控网络,并在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真菌广谱抗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2月1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2022-01-02

研究揭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水生生物产生遗传毒性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军团队在《危害性材料学报》(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连续发表“姊妹篇”研究论文,揭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斑马鱼肝脏和脑组织生态毒理效应新机制,使得评价其对水生生物毒理作用有了新的理论支撑。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新兴聚氯乙烯增塑剂,在加工使用

2021-12-29

Dis Model Mech:能量真的是阿尔兹海默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吗?

来自阿德莱德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细胞为大脑功能产生能量的方式与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机体突变基因之间的关联。这一研究发现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深入分析这一关联作为人类阿尔兹海默病最基本的早期驱动因素。

2021-12-30

科学家首次揭示“娘胎里”的遗传线索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迄今病因未知的慢性脑部疾病,典型症状通常出现在成年早期,影响约全球1%的人口。在临床上,精神分裂症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有迹象表明,精神分裂症开始于早期发育阶段,甚至在子宫内

2021-12-22

Nat Methods: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对休眠状态下CD4+ T细胞进行遗传学特性分析的新技术

2021年12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CD4+ 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其在帮助机体抵御病原体上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在休眠状态下其拥有大量能抵御HIV感染的机制,因此其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被感染,但这些少数被感染的细胞能在体内形成一种潜在的HIV病毒库,目前所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无法抵达这种HIV病毒库,因此当CD4+ T细胞被激活

2021-12-30

科学家发现棕榈酸能够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促进肿瘤转移,且可以长期维持

  癌症的转移和扩散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细胞从哪里学的转移技能?可能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也包括生活方式。已经有很多临床前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会促进癌症的发生,也与部分癌症的高侵袭性有关,脂肪酸的摄取和代谢更是癌症进展的关键环节。其实从机制上来说,脂肪酸能与很多与癌症发生、化疗耐药和转移的蛋白(比如CD36)产生互作,那就不由得让人怀

2021-11-15

JNNP:双胞胎研究揭示环境因素在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病理学中或许扮演重要角色

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观察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大脑,揭示了对阿尔兹海默病的标志物—淀粉样斑块有了新的理解,同时还发现,遗传和环境问题或许在大脑衰老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021-12-22

Nat Ecol & Evol: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计算机模型 或能帮助理解肿瘤的生长影响其遗传特性的机理

2021年12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内的遗传异质性会促进克隆进化,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对临床相关的克隆动态变化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题为“Spatial patterns of tumour growth impact clonal diversificat

2021-12-31

Nature子刊连发两文:癌细胞“休眠”数年不死 或是导致癌症转移/复发的关键因素

  白血病,一种令人谈虎色变的癌症。在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类肿瘤中占据第六位,而患病人群中又以低龄儿童为多。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抑制了正常的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几年前,伦敦大学学院的科

2021-12-18

Nature:科学家绘制鹰嘴豆遗传变异的完整图谱

 鹰嘴豆是世界上产量第三的豆类作物,全球范围内有50多个国家将鹰嘴豆作为重要口粮。但是鹰嘴豆相关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实践还相对滞后。近期,包括中国在内的来自11个国家的科学家通过基因组测序技术,绘制了包含3366份样本信息的鹰嘴豆遗传变异完整图谱。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期刊,标题为“A chickpea genetic variation ma

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