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成神经管细胞瘤的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研究

成神经管细胞瘤是最常见的恶性儿童脑瘤。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发表了来自人类和小鼠肿瘤的一个全面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数据集以及对组蛋白修饰、RNA转录体和基因组测序所做的分析。

2014-06-26

Antican Res & Epigenom:揭示隐藏在癌症背后的表观遗传学“开关”机制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ticancer Research和Epigenomics上的两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开关的开启或关闭或许是隐藏在许多类型癌症发生背后的机制;表观遗传是一种现象,即遗传上均一的细胞会表达不同的基因,最终引发不同的物理学特性。

2014-06-04

Stem Cell Rep:建立高效快速iPS重编程系统并解析其表观调控机制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人们极大关注。

2014-04-11

罗氏签订$5.25亿协议—进军表观遗传学领域

罗氏签订首个表观遗传学交易,开发和商业化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LSD1)抑制剂ORY-1001,此次交易超过$5.25亿。

2014-04-09

Stem Cell Rep:孙钦秒等建立高效快速iPS重编程系统并解析其表观调控机制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人们极大关注。但是诱导多能干细胞是一个耗时长、效率极低的过程,其需要2至3周诱导时间,效率只有0.01-1%。并且对于其机制目前也研究的不是很透彻。iPS技术要真正走向临床应用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深入了解其机制、提高诱导效率、缩短诱导时间和提高安全性。

2014-04-11

天文观星技术帮助诊断侵略性肿瘤

旨在帮助找到遥远星系的技术已经被用在寻找模糊生物印记上。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剑桥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自动化系统检测癌症肿瘤。

2014-03-18

PNAS:曹晓风等表观遗传调控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转座子(transposon)是一段自身能够插入到基因组上的DNA片段,上世纪40年代,芭芭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首先在玉米中发现了转座子。从简单的细菌到复杂的人类,转座子广泛存在。转座子随机插入到重要基

2014-02-25

BMC Genomics:瑞典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变化具有可遗传性

家鸡由于人的驯养基因组功能产生了快速而广泛的改变。近日,瑞典林雪平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证实这些改变是可遗传的,尽管它们并未影响到DNA结构。相关论文发表在BMC Genomics杂志上。 人类把红原鸡(Red Junglefowl)作为家禽饲养已经有8000的历史。从进化上来看,数量巨大的、各种不同颜色、外形、大小的家禽几乎是在某个有记录的时间突然出现的。

2012-03-02

Gene Dev:促发癌症蛋白质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2012年9月26日 电 /生物谷BIOON/ --在美国,每年约70万人被诊断为鳞状细胞癌(SCC)。SCCDNp63a蛋白质是一种常见的致癌因子,其表达在患者体内明显增高,鳞状细胞癌患者身体杀死癌细胞的能力异常低。 近日,科学家认为DNp63a的功能很简单,就如负责识别和杀死癌细胞的肿瘤抑制基因p53那样。

2012-11-18

Molecular Cell:基因组所RNA甲基化表观遗传新机制研究获重要进展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重大疾病基因组与个体化医疗实验室 “百人计划”研究员杨运桂研究组,与美国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实验室和奥斯陆大学Arne Klungland教授合作完成的“RNA甲基化表观遗传新机制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学术论文在Cell子刊 Molecular Cell 杂志以 ALKBH5 is a Mammalian RNA Demethylase that Imp

20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