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获小行星命名

6月4日下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师昌绪和王振义小行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等出席命名仪式。万钢和詹文龙分别向孙家栋、师昌绪本人和吴征镒、王忠诚、王振义的代表颁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图。命名仪式由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主持。

2012-11-19

Merrimack公司扩展MM-398在胰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

6月27日,美国生物制药公司Merrimack宣布,扩展其MM-398对比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LV)静脉滴注方案在对含吉西他滨(gemcitabine)疗法无反应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全球性III期临床研究。 实验增补MM-398+5-FU/LV剂量组。

2012-06-29

Nature:利用TALEN技术在活生物体内进行点特异性基因组编辑

2012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Iowa State University的Ying Wang和Jeffrey Essner利用一种被称作转录激活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 TALENs)的定点分子剪刀在对斑马鱼进行基因编辑中取得突破...

2012-11-18

Bayer, J&J继续扩展抗凝血药Xarelto适用症

美国东部时间3月8日,Bayer与Johnson&Johnson公司宣布正式启动抗凝血药Xarelto新一轮的三期临床试验,目标群体为慢性心脏衰竭和显著冠状动脉疾病的病人。虽然此药在申请FDA批准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过程中一波三折,至今未得到批准,不过Bayer公司仍然寄予厚望,Bayer公司首席执行官Marijn Dekkers甚至大胆预测Xarelto的年收入会超25亿美元。

2013-03-19

Science:发现B型流感病毒高度保守性的抗原

2012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B型流感病毒高度保守性的抗原表位,为流感的防治带来新的希望。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广泛性中和B型流感病毒的抗体,为研发基于流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疗法和"万能"流感疫苗带来了希望。然而,每年流感疫情当中大多数,是由两种共同传播的但抗原性不同的B型流感病毒造成的。

2012-11-18

:科学家发现新的冠心病相关

2013年1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冠心病以及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杀手。英国,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进行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冠心病人基因组检查,发现了多个新的冠心病相关突变位点。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的Nature Genetics上。 科研人员分析了六万三千多冠心病人和十三万正常人的基因组,最终发现了15个冠心病相关基因。这些突变位点有近10.6%的可遗传性。

2013-01-16

安徽省16外国专家入选首批“外专百人计划”

日前,安徽省首批“外专百人计划”专家人选获批准,16位外国专家入选,分别来自英国、法国、韩国、以色列、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其中汽车和机械制造专业6人,软件与电子信息专业5人,化工与新材料专业1人,生物与环境保护专业2人,量子力学专业1人,医疗卫生专业1人。此次入选的专家具有高层次、能力强和影响力大的特点,专业高度契合安徽省重点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2013-03-22

抗禽流感新药帕拉米韦获认证投产尚无时间

记者5月1日从湖南有色凯铂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获悉,4月初该公司获批的抗禽流感新药帕拉米韦已通过GMP(药品生产管理质量规范)认证,但尚无投产时间表。 上月初,为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药品审评中心快速部署并批准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药帕拉米韦上市。根据有关程序,在帕拉米韦通过GMP认证后,即可投入生产。

2013-05-02

拜耳肺病药物Riociguat后期扩展试验取得积极数据

2013年5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拜耳(Bayer)昨日宣布,在一项长期试验中,其实验性药物riociguat片已被证明用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治疗时的安全性和疗效。 该项后期扩展试验,riociguat已被证明能够帮助PAH患者更好地耐受体育锻炼。 该项研究中所观察到的药物副作用包括头痛、头晕、消化不良、血压低。

2013-05-21

Mol Psych:全基因组测序揭示精神分裂症发生的新

2013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丹麦阿尔胡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病毒和基因可以以某种方式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研究者已经在发育中的胎儿中发现了这种现象。

201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