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郑晓廷等早期鸟类繁殖行为研究获进展
3月18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及其团队成员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王孝理、王岩,以及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Fritz Huchzermeyer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早白垩世鸟类卵泡的精美保存对研究恐龙繁殖行为的意义”(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ovarian follicles in Early Cretaceo
PNAS:网上行为的数字记录可能揭示出个人的特点和属性
一项研究证明了多种个人特征——诸如政治或宗教观、性别、种族和性倾向——可以通过一个人在脸谱网(Facebook)上的“赞赏”记录加以预测。Michal Kosinski及其同事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从而根据58000位美国脸谱网用户的“赞赏”记录预测一个人的特征和偏好。这组作者使用来自这些志愿者的脸谱网档案的人口统计信息和通过网上调查测试衡量的智力、人格和对生活满意度等其他特征训练了这个模型。
从强生超级并购行为来看医疗器械行业并购趋势
2012年6月,美国强生以2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辛迪思的交易获得欧盟批准,这是强生有史以来的最大并购案,也是全球医疗并购案前五名。 在强生目前药品、消费品、医疗器械的主要业务架构中,医疗器械销售是强生最稳定的主营业务之一。
PLoS One:等位基因特异性行为有助于解析小分子药物应答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分子网络中等位基因特异性行为有助于解析小分子药物应答,这项研究是这一研究组继去年发现癌症小分子与miRNAs关联之后的又一成果。这一成果公布在PLoS One杂志上。
J Cell Mol Med:发现心肌细胞或可改变羊水干细胞的行为
2013年5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羊水中的干细胞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其具体可以应用到哪里对于研究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来自美国莱斯大学以及德克萨斯儿童医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来自羊水中的干细胞可以和成熟的心脏细胞“联络”,并且可以彼此形成电偶联,类似于在心脏组织中发现的电子偶联一样,但仅仅的电子联络并不能够促使羊膜细胞转变成为心肌细胞。
基于互联网的行为认知疗法或可有效降低个体的健康焦虑感
近日,来自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研究人员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在治疗个体健康焦虑上,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认知行为疗法或许比放松压力积极的心理疗法更为有效,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
Cell Rep:科学家首次揭示人类肠道干细胞的行为机制
近日,来自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发现了人类肠道中干细胞的行为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或为肠癌的早期发现以及预防措施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帮助。
JAMA:阶梯式护理干预能以较低的成本减轻体重
芝加哥–据6月27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尽管在超重和肥胖的成年人中实施一项标准的行为性体重减轻干预措施在18个月中导致了平均体重的较大的减轻,但一项阶梯性的护理干预则导致了具有临床意义的体重减轻,而且其实施的成本较小。 “大多数的减肥计划在治疗的起初几周中强度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强度减轻,而且在不考虑治疗成功或者失败的情况下与参与者维持着的一种固定的联系计划。
JAMA:强化减肥干预或可部分缓解2型糖尿病
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而达到2型糖尿病的缓解率有多大,迄今尚不清晰。为了评估长期强化减肥干预与2型糖尿病至糖尿病前期或血糖量正常的缓解率之间的关系,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Edward W. Gregg, Ph.D.及其同事开展了相关研究。
Stem Cells:鉴定出人胚胎干细胞不同寻常的利他行为
当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群体面临养分或氧气不足时,它们更倾向于选择“人人为己”而不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像细菌菌落中细菌之间经常相互合作而一起茁壮成长,科学家们从没有观察到哺乳动物细胞彼此之间相互协助。